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一、高度重視,切實抓好改革事項落地落實
此次改革取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丙級資質認可,優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輻射機構等行政許可的審批服務。
各地要高度重視,按照7號文件提出的改革舉措,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工作任務,依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制定實施方案,增強服務意識,抓緊調整優化業務流程,健全完善工作規則和行政審批服務(辦事)指南,確保相關政策全面落實,讓相關企業及機構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一)按照7號文件的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依照程序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國家衛生健康委令第4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衛辦職健發〔2021〕2號,以下簡稱2號文件)作相應修改。
自2021年7月1日到上述工作完成之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有關資質管理要求按以下原則執行:
1.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等級由甲級、乙級和丙級三級調整為一級,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審批并頒發資質證書,資質證書上不標注甲級、乙級、丙級等資質等級信息;取得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執業地域范圍為全國。
2.申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申請人,應當具備《管理辦法》規定的申請乙級資質的條件。其中,申請第二類核設施業務范圍的,相關儀器設備種類和數量還應滿足2號文件規定的申請甲級資質第二類核設施業務范圍的要求。
3.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受理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申請,應當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的資質認可程序和2號文件規定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技術評審準則,開展資質認可及技術評審。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批準,嚴格把好審批關。
(二)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不再受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認可申請,對已受理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資質延續(含變更、增加業務范圍)申請,國家衛生健康委政務大廳于2021年7月20日前將申請資料、申請受理單、技術評審報告(未完成技術評審的,為技術評審階段性報告)等相關資料移交給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繼續完成資質認可程序,對符合要求的頒發新的資質證書、收回原資質證書。
對已經完成技術評審且結論為“建議批準”的申請單位,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于2021年8月10日前按程序作出資質認可決定。
對沒有完成技術評審的申請單位,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盡快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技術考核,于2021年8月31日前按程序作出資質認可決定;個別地區確因疫情防控需要暫不能開展現場技術考核的,可以適當延長期限,待疫情平穩、條件具備后盡快開展相關工作。
在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作出資質認可決定前,上述申請單位原有資質證書繼續有效,各地及有關用人單位不得違規限制其正常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
(一)對取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丙級資質認可、取消設區的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申請材料的初審環節、取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的要求等改革事項,《管理辦法》、2號文件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做好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丙級資質認可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衛辦職健函〔2020〕847號)已作了安排部署,各地要結合貫徹落實7號文件精神繼續抓好實施工作。
(二)自2021年7月1日起,不再要求申請個人劑量監測、放射防護器材和含放射性產品檢測、醫療機構放射性危害評價等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申請人提供單位簡介、質量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目錄等材料,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輻射機構許可的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減為10個工作日。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調整完善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辦事指南,切實精簡申報材料。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輻射機構許可服務流程,壓減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四、放管結合,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強化評估檢查。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通過能力驗證、現場核查等方式,對認可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其資質有效期內至少開展1次評估檢查,重點檢查機構的資質條件保持和符合情況,防止出現取得資質后人員、實驗室及儀器設備、質量管理等主要條件明顯滑坡的問題。
針對部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性大的實際情況,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申請,適當優化資質認可技術評審程序,每年集中組織開展1次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能力考核評估。
(二)加強質量監測。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職業病防治項目工作方案的實施,組織做好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報告質量監測、職業衛生檢測能力比對、放射衛生檢測報告質量監測、放射衛生檢測能力比對、放射性危害因素監測,規范開展質量控制,及時準確掌握情況,科學研判總體形勢。
針對突出問題,通過集中點評、業務培訓、技術幫扶、約談、督辦整改等途徑,督促機構立行立改,不斷改進提升服務質量及能力。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各地要將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及放射診療機構納入年度“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任務,建立完善抽查結果通報制度。在對用人單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有關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進行延伸檢查。
要加強醫療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堅決治理未經預評價審核開工建設和未進行控制效果評價、竣工驗收,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開展診療活動等問題。要綜合運用重點監管、“互聯網+監管”、舉報核查等手段,積極發揮信用監管基礎性作用,加大對違法行為查處力度,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監管成效。要加強執法信息通報,及時將查處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含跨省技術服務)違法違規行為通報給資質認可機關。
五、優化服務,加強政務信息公開管理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歸集轄區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輻射機構的行政審批信息,及時上網公布,方便社會和公眾查詢。
自2021年7月20日起,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作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決定后20個工作日內,要將有關信息錄入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信息系統。
對7月20日前已經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于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信息錄入工作。具備相關信息化工作基礎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與國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實現信息實時錄入報送。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在官方網站及時公開職業健康行政審批事項、有關要求以及辦理結果,做好政策解讀和咨詢答復,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要督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按照《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本單位網站主動公開技術服務報告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以上內容來源于法規司、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分會,版權屬于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處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