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11月4日,《太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開始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示,公開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規劃目標
建成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根據規劃,太原市的總體目標為: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城市性質為山西省省會、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示范與能源革命試點引領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的核心區。人口規模為: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約700萬人,城鎮人口達670萬人,城鎮化率95.7%。用地規模約735平方公里。
區域協同
引領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
融入國家戰略方面,構建京津冀城市群向西輻射的戰略支點,實現聯動發展,構建全方位、多領域、常態化區域合作發展新格局;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全力打造支撐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中部隆起帶,為中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太原力量。
重塑開放格局,融入國家“京津冀—成渝主軸、京藏走廊、二湛通道”主骨架布局,構建“六放射”對外通道,鏈接主要經濟走廊和物流通道。新建集大原高鐵、雄忻高鐵、太綏高鐵、石太城際鐵路;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推進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增強連接國際樞紐機場能力,建設臨空經濟區。新建高鐵西站、瀟河站,擴建高鐵陽曲西站。
南部結合武宿空港和太原臨空經濟區,高起點申建中國(山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北部結合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村空鐵聯運物流樞紐打造面向京津冀的一體化協作發展平臺。
以太原為核心,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雙引擎為兩翼,太原、忻州、晉中、陽泉、呂梁協同聯動,推動山西中部城市群快速發展,率先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不斷提升太原作為城市群龍頭的集聚擴散效應。
綠色發展
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本底
全域治山,系統治水,強力治氣,綜合治城。
建立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公園8個,林木覆蓋率44.34%。以東西山18個城郊公園為基礎,持續推進城郊公園建設。劃定15個礦產資源保護開發重點區域,綠色礦山建設達到100%,廢棄礦山治理修復率達到100%,推動西山國家礦山公園建設。
落實河長制,加強河源保護與空間管制,強化水源地和晉祠、蘭村泉域保護,深化水生態保護修復和水環境治理,多舉措推進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提高中水利用率。重點推進汾河流域、晉陽湖水生態建設,重現山如黛染、水似碧玉的迤邐風光。推進汾河流域生態治理,重點實施九河生態整治,推動晉陽湖生態保護修復,打造山湖一體、河湖連通、山水相映意境,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倒逼產業轉型,優化能源結構,實施綜合治理,提升碳匯能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再現碧水藍天景象。
實施全城增綠,推進綠道藍網及城市公園建設,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標準,全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構建三級通風廊道,打通城市“風道”,緩解熱島效應, 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和氣候舒適度;提升東西山生態環境品質,實現東西山城郊公園與城區公園綠地系統有機銜接,構建山城一體的生態格局;發揮綠地與水脈對提升城市生態環境的關鍵作用,構建藍綠交織的城市生態網絡,保障市民生態福祉。
END 來源:山西新聞網
(以上資源來源于山西自然資源,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