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華談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11月5日,2022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中國綠色生態研究基地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嘉賓和專家圍繞“如何實現理論與實踐良性互動、促進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主題從國家、行業和企業等多視角發表了見解。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以專家型領導的獨特視角指出,開展中國綠色生態研究基地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評價標準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次推出的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標準、綠色礦山建設典型案例,也是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實踐;必須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把生態保護貫穿于生態礦產資源開發的全過程;通過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引領作用來賦予現代礦業更多動能,來使現代礦業能夠反哺青山綠水,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以下是鞠建華司長的講話全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非常高興來參加今天的論壇,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我一直在關注你們,特別是相關綠色評價標準制定工作我很感興趣,今天也借這個機會,談幾點想法。10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的回信中指出,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總書記對礦產資源作用的重要性闡述,應該說對新時代礦業的一個很好的定位,也為我們礦業行業指出了明確的發展道路,就是要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科技攻關,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從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轉變,礦產資源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以來,包括鋰、鈷、鎳這些新能源礦產的需求和價格都是成倍成倍的上漲,這也引發了對這些礦產資源的競爭,應該說礦業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綠色礦業發展明顯提速,綠色礦山建設改變了大家對于傳統礦業的認識,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搞好礦產資源開發,已經成為很多礦業企業的自覺行動,當然也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礦山建設已經成為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實踐。這種新型的礦業綠色發展模式,是新時代加強國土治理的大方向、大原則和大邏輯。開展中國綠色生態研究基地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和評價標準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次推出的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標準、綠色礦山建設典型案例,是對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總結和提升。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生態保護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的全過程,通過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引領作用來賦予現代礦業更多的發展動能,使現代礦業能夠反哺青山綠水,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生態結構的合理性,功能的良好性和生態過程的完整性為導向,將礦區生態系統納入區域生態系統整體考慮,做好礦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綜合治理和修復,促進區域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從而實現從單一要素向多元要素這種類型的礦業開發的轉變。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將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置于突出的位置,因為我們國家的礦產資源稟賦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綜合利用,最終形成綜合利用的發展模式,這也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用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礦山企業轉型升級,數字化、智能化也是現代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主戰場。為此,自然資源部專門制定了《智能礦山建設規范》,來引導礦山通過大數據和智能控制技術,使生產經營達到自動化、遠程化、可視化、智能化,不管是新礦山的建設,還是傳統礦山的升級改造,設定了一個重要依據。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加快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和管理體系。生產經營也是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方式,必須處理好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社會、企業之間的關系,主動對接國際礦業的重要經驗和專業知識,形成符合中國礦業行業治理特點的科學評價體系。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也非朝夕之功,需要高標準來構建我們礦業發展的新模式,解決好開采科學有序、資源利用高效、管理科學化、礦區社區和諧共生的關鍵問題。再次感謝大家,期待我們在座的各方專家和各位礦業同仁們,攜起手來,共同筑牢我們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傳遞,來推動我們國家資源安全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能夠早日實現。文章來源:2022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中國綠色生態研究基地研討會
(以上資源來源于礦業邦,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