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引發煤炭行業上下強烈共鳴。廣大煤炭人紛紛表示,要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力擔職責使命,做好礦山安全生產工作。
堅決守牢底線
落實安全責任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東局黨組書記、局長 辛廣龍
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統籌發展和安全”等論述,為我們做好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兩個確立”在政治上確立了“領路人”和“主心骨”,在思想上確立了“定盤星”和“指南針”,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實踐的選擇。山東局始終堅持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把核心意識轉化為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實際行動。始終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黨組會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重點工作首先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好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以實干實績交出山東礦山安全發展的優異答卷。
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四個自信”
中國在現代化實踐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優勢,讓我們自信地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回顧20多年來礦山安全監察工作實踐,構建“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體制,是黨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安全生產領域中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與山東煤監機構剛成立時的2001年相比,山東省煤礦死亡事故由97起、166人減少到2021年的2起、4人,分別下降97.9%、97.6%;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1.53下降到0.042、下降97.3%,實現了事故總量大幅下降、較大以上事故明顯減少、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針對高風險特殊行業,建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體制,是加強煤礦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戰略舉措,彰顯了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彰顯了垂直管理的體制優勢。我們要進一步落實“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體制,推動落實各方安全生產責任、構建齊抓共管的格局。只有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礦山安全高質量發展,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深刻領會三個“第一”的豐富內涵,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的新活力
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山東局正在探索實施智能化監察系統,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匯總、分析數據,對主要地點、重點環節實施全時空連續監測,實現隱患自動抓取、證據自動固定,真正提升監察執法效能。
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把每一名干部都當成人才培養,力求把每一名干部都培養成人才,通過專題培訓、技術比武、交流研討等多種方式強化教育培訓,注重在國家局專項任務、省安全生產專項督導和“四進”工作中選派優秀骨干參加實踐鍛煉。同時,我作為山東省政協委員,2021年底到企業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加強煤礦企業人才培養的提案,推動相關政府部門、高校、企業建立聯動機制,為企業輸送高素質人才,助力其長遠發展。
牢牢把握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執法組織方式,開展周末檢查、節假日檢查、夜間突查,監察執法全時段覆蓋、全年持續不間斷,消除了企業按工作規律性應付檢查的現象;創新對地方政府和煤礦上級公司的監督檢查機制,推動增加煤礦監管人員編制104個,全省煤礦依法辦礦管礦氛圍日趨濃厚。我們將立足實際,持續創新觀念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制度機制,及時破解工作中的難題和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
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提升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
在當前的礦山安全生產領域中,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各類事故仍時有發生,我們必須要深刻領會“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
一是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守牢安全發展底線。把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目標,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原則,堅決守牢安全底線,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二是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抓好安全。定期向省政府報告礦山安全監察工作情況、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建議,定期向地市政府通報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建議,積極為地方發展謀良策、出實招。
三是堅持執法與服務結合。主動與礦山企業對接,幫助企業解決疑點難點問題,做到既把脈問診,又開方治病。不斷提高執法水平、服務水平,幫助企業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保供、穩定保供。
四是在企業強烈的發展意愿中發現安全問題。在當前發展階段,我們不能過高估計礦山企業的守法意識和遵法自覺。多年的執法實踐發現,企業的守法意識與監管監察部門的執法力度呈“正相關”關系,執法越嚴,企業守法意識越強、遵法效果越好。因此,必須不斷強化監察執法,才能促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落地。
增強履職本領 靶向發力監察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巍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黨員干部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首要政治任務,局黨組成員帶頭宣講、各黨支部結合監察工作實際開展學習研討,全員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深入思考,認真貫徹,堅決扛起礦山安全監察職責使命。
黨的二十大對礦山安全監察事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殷囑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握好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工作方向,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以實際行動緊跟黨的步伐,立足崗位,埋頭苦干,扎實推進陜西省礦山安全監察工作邁上新臺階,以高水平安全推動陜西礦山高質量發展。
全面深化從嚴治黨,增強履職本領
當前,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價持續高位運行,陜西作為全國重要能源基地、煤炭大省,存在部分煤礦企業違規下達超能力生產任務,采掘接續緊張,災害治理不到位等安全生產風險。非煤礦山方面,呈現出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小的特點,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總體較低,管理基礎較為薄弱,全省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復雜嚴峻。
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化從嚴治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抓好學習、帶頭轉變作風、帶頭深入一線,全體監察員自覺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提升工作效能。不斷深化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結合今年前10個月礦山安全監察工作實際,通過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對轄區礦山安全突出問題和深層次問題從政治站位、工作作風、執法效率等方面自我檢視、自我剖析,查找短板不足,提升執法效能,切實履職盡責。
圍繞“五個”聚焦,靶向施策發力
臨近年尾,企業趕工期進度欲望強烈,各類安全風險加劇,礦山安全監察工作需更加精準細化,緊盯重點環節、靶向施策發力。陜西局將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重點工作,緊盯不放,精準施策,嚴細執法,消險除患,堅決遏制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一是聚焦41處災害嚴重且耦合疊加的煤礦,逐礦進行會診式監察“回頭看”,嚴肅處置問題隱患整改不到位的礦井,督促企業構建落實長效機制,真抓實干筑牢災害防線,防范重大風險。
二是聚焦托管煤礦,開展托管煤礦專項監察,摸清安全底數,勸退在陜西省轄區托管超過3處煤礦的托管企業,嚴厲打擊假托管真承包、層層托管和層層轉包,規范托管秩序。
三是聚焦“五假五超三瞞三不”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常態化開展暗查暗訪、突擊夜查、回頭查,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狠抓企業“關鍵少數”,加大違法行為問責追責力度,曝光典型案例,對存在過濾監控數據、強令工人冒險作業等行為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形成警示震懾。
四是聚焦建設礦井,全面排查全省41處正常建設礦井建設手續、施工單位資質、作業規程落實等工作情況,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扎實做好礦井建設期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強化對45處長期停建礦井動態巡查,嚴防擅自復工,協同屬地政府做好分類整治,推動整改提升礦井分類處置。
五是聚焦非煤礦山重大隱患整改,對今年以來監察發現的135個非煤礦山重大隱患,督促各級監管部門、礦山企業全面開展“清零”行動,建立臺賬,列出清單,明確時限,確保重大隱患按照“五落實”原則按期閉環銷號,化解非煤礦山重大安全風險。
在此基礎上,陜西局將進一步強化“互聯網+執法”,建立完善煤礦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巡查處置工作機制,堅持“逢報警、斷線”必處置原則,強化24小時在線巡查、風險會商研判處置和遠程監察執法,發現涉嫌重大隱患的立即立案查處,延伸監察觸角,提升監察效能,精準防范、超前化解煤礦重大安全風險。
壓實主體責任,夯實礦山安全基礎
今年以來,陜西局已完成對7家省屬煤礦集團公司的監察執法,針對其所屬煤礦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警示,督促整改,補強短板弱項。下一步,陜西局將扎實開展礦山上級公司監督檢查及主體責任“回頭看”,按期完成對剩余11家煤礦企業上級公司的監察執法,督促各企業從機構設置、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增加安全投入等方面落實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生產能力水平。我們將狠抓非煤礦山企業負責人履職盡責,對企業實際控制人不能現場履職,“五職”礦長能力與職責嚴重不相匹配,外包隊伍未納入企業統一管理的,責令停產整頓,下大力氣、用硬措施狠抓責任落實,推動非煤礦山安全基礎提升。
我們將引導礦山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四化”建設步伐,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積極推廣水力壓裂、盾構機高效快速掘進、頂板離層水地面抽排等技術工藝在全省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水害嚴重礦井的應用,強化示范引領,提升災害治理整體水平。大力推動煤礦“一優三減”和智能化建設,解決單班入井超500人問題,確保今年完成20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0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建設目標,實現“減人增安、提質增效”。
統籌發展和安全 防范化解風險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寧夏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海紅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安全生產納入到國家安全的高度進行部署,為做好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寧夏局堅決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制定“6543”總體部署,全體黨員干部忠誠履行礦山安全國家監察職責使命,堅決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推動寧夏礦山安全監察事業高質量發展各方面。
堅持比實干,防范遏制較大以上事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寧夏局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堅決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全面科學精準防范風險,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這一首要任務上,深刻把握煤礦與其他行業不同的顯著特點,深刻認識各類大事故都發生在井下變化風險點,教育監察員筑牢底線思維,牢記只要煤礦井下存在采、掘、安、修等作業行為就有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可能。著力在督促轄區煤礦用好瓦斯監控系統、加強頂板軟巖災害治理、主動采取綜合防滅火措施、堅持頂板水治理“三字經”(查、放、評)和老空水防治“四步法”(查全、探清、放凈、驗準)、提高運輸系統安全保障能力、樹立“過構造不預報就是事故”理念上發揚斗爭精神,切實加強關鍵薄弱環節管控。截至11月底,寧夏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煤礦共發生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減少2起、2人;百萬噸死亡率0.046,較2021年下降39.4%;非煤礦山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實現“零死亡”。
堅持比服務,統籌發展和安全
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統籌發展和安全”,強調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寧夏局深刻認識到,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關鍵是要找準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點,立足寧夏發展不足這一最大實際,堅持把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到服務中心、服務礦山、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中。精心組織執法比武活動,發揮“礦山安全大講堂”、頂板管理等4個專業組和3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作用,抓實政治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升“兩大工程”,監察員“善于說行”的能力逐步提高。組織召開全區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會,針對寧夏煤礦安全生產情況部署7項重點工作,主動塑造有利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牢固樹立“安全是對保供最大的支持,保安全就是最大的保供”理念,對發現威脅礦工生命安全的隱患問題,充分賦予監察員“敢于說不”的底氣。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機制,支持煤礦企業聯合科研院所探索適合寧夏災害防治的新技術、新工藝,重大災害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持續采取超常規監察方式,用自身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堅持比擔當,提高監察執法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寧夏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實干精神,結合道德講堂舉辦主題黨日活動,強化政治教育引領。在黨的二十大前后、寧夏疫情防控期間和年終歲尾時段,“一把手”始終帶頭堅守在安全防范一線,深入開展礦山安全風險精準研判,發揮“局長辦公會+執法處室+監察員”三級研判機制作用,緊盯看牢重大安全風險。圍繞鞏固礦業秩序持續良好發展、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實施精準執法等事關寧夏礦山安全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建立健全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規范非煤礦山監察意見等一系列制度機制。構筑礦山安全生產統一戰線,推動工作理念由“督企”為主向“督企”與“督政”并重轉變,督促地方政府解決區域性、系統性礦山安全風險。經過努力,部分煤礦手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推動地方監管部門對非煤礦山企業處罰41萬元,打破了多年來非煤礦山執法重大隱患“零查處”,樹立了國家監察的權威和形象。
堅持比創新,推動事前預防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寧夏局堅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牢牢抓住事故發生的窗口期、預兆期,為寧夏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量身定制風險分析研判信息化平臺,將煤礦的常態風險點和變化風險點全部納入采集范圍,通過風險點下的感知數據、視頻數據、雙防數據、安全生產管理數據采集和應用,實現對煤礦井下變化風險和作業情況的動態掌握,為精準執法、精準研判、動態管控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和技術保證,有力推進透明礦山建設、透明地質作業。同時,堅持在推動“真用”上動真格,制定《煤礦安全風險常態化分析研判實施辦法》,持續強化風險預警處置、開展超前風險預警提醒,嚴格“四個一律”措施,嚴厲打擊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平臺建成運行以來,及時發現多次事故前兆并及時處置,初步掌握事故預防主動權。牽頭制定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指南》即將成為寧夏煤礦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首個地方標準。
來源:中國煤炭報
(以上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