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我國經濟大發展造就了采礦業的興起與繁榮,我縣的礦 業也蓬勃發展起來。然而,礦山開采及其廢棄地往往遺留下了 不少環境問題從而造成水土流失。 因此,以植被恢復為第一步 和關鍵環節的礦山及其廢棄地生態恢復與重建,已成為我縣 當前水土保持治理預防與監督的重要工作之一。 01 礦山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現狀 隨著我國各地礦山產業高速發展,缺乏相關技術經驗造 成了效益與環境之間的不平衡,加上以前的礦山治理處在污 染物處理而非管理階段,導致我國的礦山環境保護仍存在礦 山治理工程恢復不夠徹底、礦山廢棄地與廢棄物處理系統不 夠完善、相關企業技術指導落后等問題。 同時,相當一部分企 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不夠,在“重產能效益、輕環境保護治 理”的錯誤思想下,其礦山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建設自然缺乏 科學、合理、詳實的規劃,如開采邊坡設計得過高、過陡,影響 著礦山開采質量、效率,同時也增加了崩塌和滑坡的風險,廢 棄地的不合理管理、廢棄物隨意堆放也影響周邊水土、空氣質 量等。 由此可見,我國現階段的礦山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仍有 很大的優化空間。因此,必須要做好礦山及其廢棄地的生態環 境治理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這對實現礦山產業鏈條合理化、資源利用規模化、技術裝備領先化、基礎設施共享化、環保處理集中化和運營管理規范化等目標至關重要。 02 礦山廢棄地類型 礦山資源類型和開采方式的不同、原始地形地貌的差異, 造成礦山廢棄地的類型和條件特征也不同,相應礦山生態植 被恢復所采用的技術措施也因之而異。根據礦山廢棄地的來 源可劃分為四種類型:由剝離山體產生的表層土壤、建設礦 區、開采礦山產生的巖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 堆廢棄地。 隨著礦物開采沒有得到填充修復而形成的采空區 和塌陷區,即采礦坑廢棄地;采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 建筑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產生的工程廢棄地;礦石開采后 經過各種分選方法分選出精礦后產生的剩余物堆積形成的廢 棄地,即尾礦廢棄地。 03 礦山廢棄地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由于采礦產生的廢棄物和礦山廢棄地具有相當多的不良 理化性質,尤其是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而有毒重金屬在 土壤系統中的污染過程又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光 靠自然演變或是簡單的人工處理顯然不能達到恢復目的,從 而常給礦山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穩定造成重大的影響,例 如,污染土壤、造成水土流失,致使當地生態環境惡化;影響水 平衡,造成水資源危機;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損害當地物 種多樣性和原始生態等。 04 礦山植被恢復工程存在的問題 (1)欠缺統籌規劃能力 礦山植被恢復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農林水到國 土資源等多個行業部門,小到個人,大到集體、國家等多方利 益。實施恢復前必須做好統籌規劃,協調好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做好檢查驗收工作并建立長效機制,保證礦山植被恢復工程走 上科學化、規范化、實用化的道路,發揮應有的生態經濟效益。 (2)缺乏自我約束和主動性 有的企業為節省開支,降低礦山植被栽植工程費用,消極 應付礦山植被恢復工作,存在僥幸心理,企圖蒙混過關,致使 在應該綠化的地區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 (3)經驗不足,方法單一 多數礦山植被恢復工程主要采用單一填埋造田綠化和尾 礦庫直接綠化,缺乏相應的林木生長的土壤和與之相對應的 植被配套恢復技術,缺少整體工程的實施經驗,成為礦山植被 恢復工程的難點,同時,缺少對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學習與參 考,缺乏科技含量高的植被恢復方法。 (4)綠化技術應用不到位 在綠化工程中技術規程操作不到位,植草造林技術應用 不規范,造成林草成活率不高,或是后期管護不到位,保存率 低,使整體礦山植被恢復工程建設不達標。 (5)短期經濟效益低下 整體礦山及廢棄地的植被綠化工程可應用面積太小,植 被種植難以短期形成效益,從而一定程度也影響了整體工作 的積極性。 (6)意識不到位 礦山綠化及水土保持工作近年來才逐步受到地方重視, 普通民眾及企業還未能全面認識到礦山植被破壞帶來的影 響,沒能引起高度重視,為追求經濟利益過度開采,破壞周邊 植被并認為植被恢復工程可有可無。 05 礦山水土保持的對策與典型案例 (1)治理土壤 治理土壤主要有以下方法:1物理改良法。大多應用在地 表淺層,挖去污染層,用無污染的客土覆蓋填埋。需要大量勞動 力,并且需要豐富的土壤資源。 2化學改良法。對富含較高碳酸 鈣及 pH 值的礦山及廢棄地廢棄物可適當用煤炭腐殖酸物質進 行改良,調節土壤平衡進而補充已經缺失的有機質、N、P、K 等 物質。 3植物修復法。植物修復改良技術是指利用植物來轉移、 轉化礦區土壤中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進而使污染土壤得到改善 和修復。 4微生物改良法。微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將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轉化、吸附、淋濾除去 或利用其強化作用修復污染土壤。據了解,菌根技術已成為污 染土壤修復的研究趨勢,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5輔助修復技術。針對礦山及礦山廢棄地的特性,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礦山,必 要的輔助修復技術也必不可少,如邊坡防護工程,除盡可能采取 措施恢復植被外,相應的石砌護坡、植物護坡等必不可少;截水 排水措施,根據坡長設置節流溝、引流槽、排洪渠等。 (2)恢復植被 以我縣豆子溝鐵礦為例,植被恢復方法使用得當,成效顯著。 寬城建龍前身為豆子溝鐵礦,始建于 1991 年 10 月,2000 年 10 月企業改制為寬城建龍鐵礦,2005 年 8 月正式更名為寬城建 龍礦業有限公司。秉承著生態至上,綠色發展的理念。自 2008 年 開始,豆子溝鐵礦對露天采坑回填部分栽植經濟林、果樹,種植花 灌叢、花草等。控制水土流失關鍵部位,在頂部還設置排水截洪 溝,保持水流排放通暢,最終達到露天坑完全回填并復墾。 由于前期露天開采在轉入地下之前已形成露天坑,為減 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利用轉入地下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 對露天大坑進行廢石回填,栽植核桃樹 10000 棵,在樹與樹間 隙間種植了黃豆,在平整的土地上種上了尖椒、茄子、西紅柿、 小白菜等各種綠色蔬菜,不僅起到了保持水土作用,同時提供 了食用蔬菜。 后期又加大了綠化力度對露天采坑回填部分栽 植了蘋果、山楂、栗樹等各種果樹 15900 棵,刺槐、棉槐 150 萬 株。在百畝核桃樹間隙內播種了油葵、谷子。當驅車沿著采區 副井口蜿蜒的水泥路沿路而上時,道路兩旁柳樹林立,行至到 排土場觀光亭居高臨下觀賞時,只覺眼前豁然開朗。 (3)完善制度 開展礦山生態環境與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之前,需要辦理 的手續和編制多種方案煩雜,而且這些手續和方案的審批不 是在同一個部門、地點可以完成的,因此,建立一套精簡科學 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審批制度和審批程序對于各項工程 的工作效率、工程質量非常重要。 另外,應完善礦山及周邊地 區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機制,明確礦業權責制度、生產建設安 全制度、增強企業自我調節能力等。 06 結論 礦山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項重大而又艱巨的任務,因此,要 正確把握建設方向,嚴格執行建設內容,腳踏實地做好礦山治 理工作,努力恢復礦山的生態環境。 來源:礦業天地
(以上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