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4月2日,自然資源部礦業城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有限公司舉行。省政府副秘書長丁永平、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副司長何凱濤出席揭牌儀式并共同揭牌。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省自然資源總督察姚青林,晉中市委書記常書銘出席揭牌儀式并致辭。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地質勘查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東曉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林君受邀出席。
建設礦業城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創新實踐。該實驗室于2021年7月正式批準建設,成為我省首家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也是國內第一家以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的重點實驗室。 何凱濤代表自然資源部對實驗室的掛牌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 自然資源部黨組高度重視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工作,礦業城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是從全國自然資源系統中精選出來的重要戰略科技力量,是落實國家資源能源安全重大戰略和推動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力軍。 何凱濤強調 01 適應新形式、新要求,不斷深化認識科技創新平臺在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中重要作用和使命。 02 以需求為導向,更好服務自然資源主責主業,多出成果、人才。 03 加強交流合作,推動成果轉化應用,把實驗室打造成地學科技創新的新高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聚集地。 姚青林在致辭中表示 實驗室的批準建設,既實現了我省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零的突破,又填補了國內以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實驗室建設的空白,更是我省自然資源科研史上的重大突破。 姚青林要求 01 明晰發展定位。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針對我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造成的資源枯竭、地質災害頻發、地質環境破壞嚴重等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聚焦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環境保護與污染處治、地下開采空間資源化利用等重點方向,深入開展理論、技術、方法研究,盡快推出一批高質量科研成果,為助力我國礦業城市轉型發展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02 打造人才高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加大與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人才培養搭建優質平臺,力爭把實驗室打造成自然資源領域高層次人才交流和培養基地,開創我省對外交流合作的新窗口。 03 創設管運標桿。要堅持勇于創新、深化改革,積極探索更為合理高效、符合實際的管理運行模式,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領銜優勢,努力實現人才、設備、研發和管理“四個一流”。同時,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力爭短時間內在礦業城市領域前沿取得創新性成果,并實現科研成果快速有效轉化,為我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轉型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常書銘在講話中表示 晉中市將充分發揮資源、人才、環境等比較優勢,與實驗室同向、同步、同頻,全力支持實驗室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將為實驗室提供最充分的場景支持、最及時的資源匹配和最舒適的環境保障,確保研究人員在晉中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揭牌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實驗室場地,并召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和地質找礦領域科技需求一線專家座談會。 晉中市副市長張擁軍,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彭德全,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武國強,省地質勘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學彥,山西地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榮,山西地質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胤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大錳,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歐洲科學院院士金雙根,山西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天才等有關領導專家出席儀式。
來源:山西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