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青藏高原,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增謙挑戰了國際上流行的“碰撞難以成大礦”的傳統觀點,提出了“大陸碰撞成礦理論”。
這一理論為青藏高原的重大找礦突破提供了關鍵的理論支持。他在成礦理論、成礦模型和勘查評價方法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就,不僅在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也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認可。
8月11日,在紫金礦業第七次科技大會召開期間,侯增謙院士接受了記者專訪,介紹了青藏高原成礦理論以及如何在高海拔地區進行礦業開發等。
記者:在青藏高原高原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有什么重要意義?
侯增謙:我研究青藏高原成礦理論,這是地質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們發現,青藏高原孕育了大量的礦產資源。對青藏高原的礦產資源,既要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更要進行更為重要的戰略儲備。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大型礦業集團等可以進行有序的綠色開發與利用。
資源能源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們油氣資源大約70%依賴外部,但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基本有能力解決能源安全問題。我們與俄羅斯有穩定的油氣管道,與西亞伊朗、沙特等也有相應的合作通道,再加上緬甸陸上油氣通道,我們的油氣資源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然而,對于礦產特別是戰略性礦產,我們面臨的問題和形勢則更為嚴峻。一方面,由于受資源稟賦和成礦條件限制,國內找礦難度加大,增儲上產存在實際困難。另一方面,我們不少礦產對外依存度高,來源國渠道單一,運輸通道存在很大風險。比如,我們80%的進口礦產需經過南海、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一旦形勢緊張,很容易被卡住脖子,必將對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夯實和鞏固國內的資源基礎,發現更多礦產,做好資源儲備,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綠色開發。我一直強調,這是國家的重大戰略,也是地質找礦人的使命擔當,是礦業人的使命擔當。青藏高原具有非常好的成礦條件,有著巨大的資源潛力,但工作程度相對偏低,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大型企業進入青藏高原開發礦業,一方面要尋找更多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另一方面要有序、綠色、規模化的開發這些資源,意義重大。侯增謙:按照國際主流理論觀點,青藏高原很難形成大型礦床。這些觀點認為,大陸碰撞更多地是兩個大陸板片的匯聚疊置和地殼的縮短加厚,很少形成新生地殼,缺乏強烈的殼幔物質交換和金屬活化富集,因此難以形成規模巨大的礦床。然而,我們在青藏高原研究近30年,特別通過兩輪973項目系統研究,發現印度與亞洲大陸的碰撞并不像西方人理解的那么簡單。在今天的報告中,我闡述了青藏高原是印度-亞洲兩個大陸碰撞的結果,但大陸碰撞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同碰撞、晚碰撞、后碰撞等多階段過程。在每一個碰撞階段,都發生早期擠壓與晚期伸展的交替過程,這是大規模成礦的動力背景。三個碰撞階段都有其相對應的不同深部過程,導致金屬元素從初始富集到活化遷移再到淀積成礦,相應地形成了不同的成礦系統和大型礦床。我們據此提出了大陸碰撞成礦理論,并在青藏高原指導找礦實現了重大突破,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獎勵。
按照這個理論認識,可以預測,青藏高原不僅有優越的成礦條件,也有巨大的找礦遠景。我們的斑巖銅礦規模就很大,如岡底斯斑巖銅礦帶、玉龍斑巖銅礦帶等,逆沖褶皺系中的鉛鋅礦、與淡色花崗巖有關的鋰鈹礦,與碳酸巖有關的稀土礦等,都形成在碰撞過程中,都具有世界級規模。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條件艱苦,工作程度低,找礦新的大型礦床的潛力依然很大。在今天的報告中,我詳細列舉了以前大家沒有太多關注的新區域,希望引起勘查部門和礦業公司的注意。因此,我認為青藏高原雖然已經發現了一些世界級礦床,但依然具有發現新的世界級礦床的潛力。只要我們的工作跟上去,時間和科技投入到位,就有可能實現新的突破。記者:在青藏高原這樣的高海拔地區開發礦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侯增謙:青藏高原的開發主要面臨兩大問題。首先是生態環境問題,由于青藏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將難以恢復。因此,開展高海拔區域的大規模露天開采,必須采用綠色的開采技術,確保生態環境不受破壞,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另一個問題是污染。在采選冶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和廢物及時處置。過去有很多小規模的采礦活動導致了環境污染,如鉛污染、河流污染、土地污染等。今后的增儲上產,要努力做到整體規劃和合理布局,實施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開發,使水污染物實現零排放。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目前擔任國家“十四五”戰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專項的專家組長,針對西部生態脆弱區的開采技術問題和選冶技術問題,我們已設立了很多項目來解決這些問題。也希望企業能夠成為創新的主體,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或與科研單位合作,來突破一些關鍵的采選冶技術,確保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維持生態良好狀態和實現污染物零排放是可以做到的。中國黃金集團在甲瑪項目中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我相信紫金巨龍公司在今后的開發工作中也能實現這樣的目標。記者:您認為紫金礦業取得現在成績的關鍵因素有哪些?侯增謙:我覺得以下三點非常重要。第一,紫金礦業有全球視野,有戰略眼光,有全球布局,而且還相當成功。這些年來,紫金礦業一直關注尋找資源,而這方面是許多涉礦企業和礦業公司所忽視的。第二,紫金礦業有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靈活高效的運作機制,并且更加重視科技投入。這是我非常贊賞的一點。第三,紫金礦業高度重視資源的高效開發和綜合利用。不僅突破了低品位資源的利用技術,還在采選冶技術環節中特別重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這一做法是十分實際和明智的。
來源:中國黃金報
(以上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