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 開車沿太原市濱河東路一路向北,經柴西公路來到慕云山腳下。“原先這里是采石場,炸山取石的隆隆聲震得鳥兒都飛走了。如今,山綠了,鳥兒回來了,不時還能見到野雞、野兔。”尖草坪區柏板鄉鎮城村村民李滿全感慨地說。
太原市尖草坪區慕云山采石場綜合治理是我省統籌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的縮影。近年來,我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為根本遵循,在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方面持續發力,使得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升華。
注重頂層設計 統籌推進抓落實
礦山生態修復是對礦山開采或其他人為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進行修復和恢復的過程。
我省地處黃土高原,長期的煤礦開采給生態環境本就脆弱的大地留下了大量采空區,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地面塌陷等諸多破壞,生態保護和修復任務面積大、實施難度大。通過礦山生態修復,恢復植被覆蓋、改善土壤質量、修復水源等手段,能夠實現生態系統的恢復和穩定,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
欲善其事,規劃先行。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是我省生態修復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曾波介紹,省自然資源廳作為生態保護業務主責部門,對持證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出臺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規范礦業權人基金繳存和生態義務履行,對礦業權人履行礦山生態修復義務形成制度約束;規范開發治理方案的編制和審查備案制度,在全國率先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四合一”編寫,為礦山生態修復系統性提供科學指引。
在無主礦山的生態修復方面,制定了《山西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管理辦法》和《山西省礦山生態修復規范》,進一步加強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的管理。為引導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先后出臺了《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實施細則》《山西省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實施辦法》,切實保障我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任務的實施和監督管理。
規范持證 礦山修復“控增量”
來到臨汾市鄉寧縣,站在高處眺望山西華寧焦煤有限責任公司,只見草木錯落有致,遠山、礦區、村莊、道路相映成趣,一幅生態田園畫卷在山川溝壑間悄然鋪開。
“一直以來,這里的山山水水滋養著鄉寧百姓,作為國企,保護好身邊的生態環境既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華寧焦煤公司有關負責人飽含深情地說。
近年來,華寧焦煤公司大力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堅持“源頭治理、系統觀念”的原則,科學制定礦山治理計劃和方案,打造多樣化的“生態修復+”模式,讓礦山發展煥發勃勃生機。為保障礦山生態修復順利推進,華寧焦煤公司從企業利潤中,按期提取土地復墾費用和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基金,依據審批的礦山開發治理方案,分年度大力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真金白銀投入到礦山生態保護修復中。
距離華寧焦煤公司不到3公里的羅畢村,目前通過生態修復,完成了表土剝離、底土平整、外運客土、田坎修筑、地裂縫充填夯實、土地翻耕等工程,昔日荒蕪的土地重現生機,田野里的花椒樹每年都能產出豐收的果實。附近的村民們高興地說:“過去碎石堆積、雜草叢生,現在點土成金,礦山生態修復讓我們有了增收新門路。”
為推動持證礦山開展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我省下發“關于全面監督礦業權人嚴格履行礦山生態修復義務的通知”和“進一步加強礦山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的通知”,確保礦業權人生態修復義務全面履行到位;出臺礦山生態修復規范,指導礦山生態修復技術工作;建立露天煤礦準入機制、生態修復機制等8個長效制度,加強全省露天煤礦生態保護修復監管。
企業的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能取得卓然的成效,還得益于遍布全省各地的一雙雙“千里眼”。目前,我省已建立生態保護修復監測管理系統,利用衛星遙感、地理信息和動態監測技術,可實現對全省礦業權人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監管,每個礦山企業的生態保護修復情況,輕輕一點鼠標便可清晰呈現。
來自自然資源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礦山企業自主繳存生態修復基金和土地復墾費用475億元,持續專款用于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全面開創了我省有主礦山生態修復新局面。
推動無主礦山治理“減存量”
隆冬時節,走進修復后的陽泉市平定縣冠山鎮石板坪村廢棄露天礦山,只見網格般整齊排布的耕地沿著道路綿延開來,被雪裝點的田野分外妖嬈。
回歸自然屬性,變身田園風光。平定縣將石板坪村廢棄露天礦山的堰塞湖改造成景觀湖,將深山溝回填成平整地,將荒廢地播種成油松林,將荒陡坡打造成景觀帶。隨著修復治理工程的完工,376畝農田得到有效恢復并全部種上農作物,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湖成景”的休閑公園。
“以前廢棄的礦山現在成了良田,成了群眾致富的金山。”石板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增金說起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贊不絕口。
持證礦山修復治理有主體、有資金,歷史遺留無主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如何進行?2021年,省自然資源廳完成了全省歷史遺留礦山圖斑核查工作,全面摸清了歷史遺留礦山總量。經核查,全省歷史遺留礦山共8000多個圖斑,面積達2.28萬公頃。
近年來,我省各級財政投資20.8億元實施了包括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和黃河流域重點地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完成修復治理歷史遺留礦山2400多個圖斑,治理面積6700多公頃。
晉城市的吳王山過去幾十年來因煤炭開采和無序開發,造成了嚴重的山體塌陷、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整體形象。晉城市將吳王山確定為生態修復重點工程,投資2.7億元,修復治理總面積7500畝,綠化面積約4000畝。
經過多年的精心治理,這片采煤沉陷區蝶變成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的森林公園,因采礦活動形成的地表沉降區、采礦廢棄物堆積地等得到全面恢復治理,極大地改善了市區生態環境,現已成為晉城廣大市民休閑、健身、娛樂、旅游的好去處。
眼下,隨著我省礦山生態修復力度的不斷加大,一大批修復效果好、帶動效應強的示范工程在全省推廣,各市縣生態保護修復不斷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成為美麗山西建設的一個個生動注腳。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李全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