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黄片毛片国产|毛片大全在线观看|久久无码中文日韩综合专区|亚洲精品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全國服務熱線:0351-4378829

行業政策

聯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煤炭類

王學軍副廳長在全省通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日期:2010-08-04 人氣:5487

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全面推進全省煤礦“一通三防”工作
 
——在全省通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對瓦斯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回顧總結,交流經驗,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突出防預為主,突出安全監管,突出責任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我省煤礦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
    下面,我講兩方面的內容。
    一、全省煤礦“一通三防”工作回顧
    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煤炭系統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以專項整治為重點,企業兼并重組為契機,質量標準化為抓手,加強瓦斯隱患排查治理和抽采監管,進一步提升管理、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和深化煤礦瓦斯防治工作,認真落實一通三防工作責任制,促進了全省安全形勢穩定好轉。
    2009年,全國原煤產量為29.5萬噸,煤礦發生事故1616起,同比減少338起,下降了17.3%;死亡2631人,同比減少584人,下降了18.2%,百萬噸死亡率為0.892,同比降低了0.29,下降了24.5%。
    2009年,全省原煤產量為61534.93萬噸。全省煤礦發生事故71起,同比減少46起,下降了39.32%;死亡202人,同比減少73人,下降了26.55%,百萬噸死亡率為0.3283,同比降低了0.0947,下降了22.39%。
    今年1~6月份,全國煤炭產量15.7億噸,同比增長20.1%;煤礦事故起數同比下降14.8%,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考核指標以內;百萬噸死亡率為0.788,同比下降14.9%。
    今年1~6月份,全省煤炭產量3.38億噸,煤礦共發生事故25起,死亡92人,其中:生產事故15起,死亡26人,非生產事故10起,死亡66人。1~6月份全省煤礦事故起數同比減少5起,下降了16.67%;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6人,下降了28.13%。全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2721,同比降低了0.2055,下降了43.03%。其中:國有重點煤礦為0.2397,重點整合煤礦為0.3348,地方煤礦為0.3289。
    去年屯蘭“2.22”瓦斯爆炸事故后,全省上下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開展事故回頭看和大討論,開展全省范圍內的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樹立新的通風管理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堅持把瓦斯治理與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生產、調整產業結構緊密結合,狠抓瓦斯綜合治理和抽采利用,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領導,更新理念,安全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
    在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通風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省煤炭廳成立了瓦斯防治與利用處,全省各縣配備了專職縣長安全助理,太原、忻州、朔州、大同、晉中、呂梁等市都成立了通風(瓦斯)科或瓦斯治理中心,所有煤礦按省政府要求實行了通風區(隊、科)長兼任礦長助理,全省的煤礦通風管理和瓦斯治理的組織領導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全省煤炭系統深入學習張德江副總理的文章《大力推進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積極推廣淮南礦業集團、“瓦斯治理是煤礦安全第一要務” “治理瓦斯,地質尖兵”、“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沒有治不了的瓦斯只有檢測不準的數據,沒有卸不了的壓只有打不到位的鉆孔”等理念。晉中市局成立了煤礦瓦斯防治工作領導組,具體組織指導煤礦瓦斯防治工作。有的煤礦還配備了通風副總工程師或者通風副礦長,基本建立了以煤礦總工程師為首的“一通三防”技術決策體系,同時建立和完善了礦井的通風瓦斯管理機構。臨汾市局制定了《臨汾市煤礦企業安全風險評估及分類管理制度》、《瓦斯曲線變化分析制度》、《用電量負荷變化分析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并確保落實到位。同煤集團在“一通三防”管理上首先從人抓起,繼續推行井下員工“人人都是通風員”的安全理念,并制定了“三懂”、“三會”、“三做到”標準,大力開展通風安全知識培訓。陽煤集團貫徹“只認瓦斯不認人”的理念,集團公司和各礦設立安全技術審查委員會,涉及“一通三防”的問題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和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同意。潞安集團制定了瓦斯綜合治理“136”工作思路,即以圍繞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為中心;三個重點;著力抓好六項具體工作,即:著力抓好深化高標準瓦斯管理、量化瓦斯抽采成效、優化礦井通風系統、細化綜合防塵措施、強化瓦斯監控功能、嚴化瓦斯超限考核,以“三不”為目標(不突出、不自燃、不超限),從“三重”著手,即:投“重金”,用“重錘”,抓“重心”,確保投入落實到位,瓦斯防治各系統堅持超前設計、超前施工、超前投運的“三超前”原則。焦煤集團認真落實四量平衡(開掘煤量、準備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實施區域性瓦斯治理措施。晉煤集團以“安全紅線”作為安全管理利器,制定下發了《“安全紅線”管理規定》,明確界定了煤礦易導致發生重大惡性事故的安全管理“十條紅線”和崗位操作“十條紅線”,嚴格進行責任追究,對觸犯高壓紅線的領導干部就地免職,對操作人員給予開除或留用查看處分;集團公司圍繞瓦斯“不積聚、不超限、不突出”目標,全面推行“采煤采氣一體化”和“三級瓦斯治理”模式。
   (二)加大投入,優化系統,煤礦通風能力全面提升。
    全省煤炭企業進一步加大一通三防的安全投入,全面優化通風系統,淘汰落后設備,采用新設備新工藝,使通風能力提升,真正做到了“以風定產”和“通風可靠”。潞安集團持續優化礦井通風系統,近幾年累計投入資金10億多元用于風井建設和改造,09年圍繞瓦斯治理確定了九大項七十二小項具體工作,安排資金計劃7.7億元,要求高瓦斯礦井新裝備的主通風機實行三主通風機通風,全部安裝風機在線監測系統,推廣應用局部瓦斯排放智能化系統,要求局部通風機實現停電報警功能,高瓦斯礦井實現局部通風機“六專、兩閉鎖”(專用線路、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人看管、專人維修、專用電話、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管理。焦煤集團對瓦斯治理及防滅火方面重大工程項目制定了三年治理規劃,并按照整治方案安排了7億元的資金計劃。同煤集團近年來先后對15處礦井主扇予以更換,同時進行通風系統改造,清理回風巷道,擴大巷道斷面,降低通風阻力,提高礦井風量,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通風的瓶頸問題,推廣應用大功率對旋局扇和“雙局扇、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先后給20個礦井裝備了束管火災監測系統,并采取了灌漿、注氮、阻化、堵漏、均壓等綜合防滅火措施。陽煤集團為提高局部通風供電可靠性,今年計劃投入3500余萬元用于礦井的局部通風機井上高壓專供和生產礦井的井下線路改造,年底前高瓦斯礦井計劃全面實現地面高壓專供。09年集團公司用于通風、抽采系統改造資金達6.3億,用于抽采設備系統資金2.8億元。2010年至2012年,三年內集團公司規劃投入37.3億元用于瓦斯治理,其中設備投入11.6億元,2010年計劃投入4.814億元購置23臺千米定向鉆機等抽采設備。晉煤集團至2009年底,地面抽采井群累計投入資金50多億元,礦井通風、瓦斯抽采、監測監控系統改造、升級、更新與優化的累計投入資金約28億元,對部分礦井的主要通風機進行了改造或者更換,并積極按計劃推廣使用新型風門,逐步淘汰木質風門,提高通風保障能力。
    晉城市遵循“加大風量、減少風阻、縮短風路、系統合理”的原則,先后投資2.1億元進行了大規模通風系統改造,集中維修改造風井、主通風機、回風巷等主要通風設施設備,所有礦井淘汰了5.5KW以下的局部通風機,全部使用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和大直徑耐壓風筒,全市所有高瓦斯煤礦和多數低瓦斯煤礦實現了“三專兩閉鎖”,掘進工作面安裝了雙風機、雙電源,實現了自動切換,并做到了同等能力備用,將雙風機軟質分風器更換為鐵質分風器,解決了分風器易損問題。晉中市在“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等安全設施建設方面的總投入達到6億多元,先后投入3.8億元進行礦井通風系統改造、投資1.6億元升級改造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礦井瓦斯抽采系統,投資6000萬元進行井下員工自救器、便攜式瓦檢儀、瓦斯鑒定器和通風儀器儀表的配備更新。呂梁市全市所有礦井全部實現專用回風井,掘進工作面淘汰11KW以下局部通風機,高瓦斯礦井掘進工作面實現對旋局部通風機供風,所有掘進工作面全部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全部淘汰30KW以下主要通風機。柳林縣煤礦企業最近三年累計投入2億余元,落實了89個瓦斯治理改造項目;離柳集團“十一五”期間安排瓦斯治理利用項目7個,總投資5600余萬元;離石區引導煤礦企業投入3000萬元用于瓦斯治理。
   (三)加快進度,健全機構,雙百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的要求,省煤炭廳下發《關于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系示范工程建設的通知》(晉煤安發[2009]190號),確定了6個示范縣和59個示范礦井。各市縣煤炭局和國有重點煤炭企業成立了相應領導機構,確定的示范礦井也成立了相應領導機構,制定了建設計劃,落實了人員、資金等,保證了“雙百工程”穩步推進。目前,全省已投入資金59.5億元,已基本建成示范礦井15座,6個示范縣正在積極推進建設,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建成。6月1日省廳以晉煤瓦發[2010]510號下發了《山西省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系示范縣、礦井建設考核評分辦法(試行)的通知》,明確了考核標準和評分辦法,并要求各煤礦企業至少每季度按照瓦斯治理示范礦井考核標準組織一次自檢,各市(縣、區)煤炭管理部門、各集團公司至少每半年對所屬煤礦組織一次驗收。達到示范礦井標準的,由各市煤炭管理部門、各集團公司在年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省廳提出命名申請。各縣(市、區)煤炭管理部門每半年按照瓦斯治理示范縣標準組織一次自檢。達到示范縣標準的縣,由各市煤炭管理部門在年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省廳提出命名申請。省廳年底根據申請對示范礦井和示范縣組織抽查驗收考核,考核合格的,將命名為“山西省煤礦瓦斯治理示范縣”和“山西省煤礦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同時向國務院安委辦申報。
  (四)加強培訓,技術升級,煤礦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我省煤礦全部安裝了安全監控系統,實現了四級聯網功能,高瓦斯和突出礦井保持正常聯網運行,形成了報警時限分級把關、及時處理瓦斯事故隱患的運行機制。目前,全部國有重點煤炭企業、8個市煤炭局都設有安全監測監控中心,配備了相應的技術人員,各單位結合省煤炭廳有關文件要求,制訂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了較好的運行機制。網絡管理人員和值班人員經省廳統一組織培訓、統一考試發證、持證上崗,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訓11000人,已有8000余人通過考核,獲得了上崗資格證書。陽泉市投資440萬元培訓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管理人員2200余名。其中:培訓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值機人員970余人、瓦斯傳感器調校維護人員130余人,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管理人員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管理逐步制度化、規范化,瓦斯超限現象大幅下降,安全防范和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陽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等單位將瓦斯傳感器斷電值比國家規定要求下調了20%,實施更嚴格的瓦斯超限斷電管理。同煤集團在監測監控方面,做到了所有正常生產的礦井全部安裝使用安全監控系統,并全部與省廳聯網運行,礦井全部建立了手機報警信息平臺,及時將瓦斯超限信息傳送給管理人員,并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潞安集團堅持瓦斯預警斷電和超限會診制度,每天由各業務部門對當天瓦斯預警超限情況進行會診分析;實行“高激勵、嚴約束”機制,加大瓦斯超限處罰力度,2009年集團公司瓦斯超限次數比上年下降了61.5%,取得了明顯效果。同時強化應急通訊能力,井下配備程控電話、小靈通和應急電話,確保了出現緊急狀況時的通訊暢通。陽煤集團針對2009年瓦斯超限次數多的問題,2010年1月總經理組織召開瓦斯超限專題分析會議,決定采取綜合措施消除瓦斯突出、減少瓦斯超限次數,公司對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傳感器斷電值和復電值下調、嚴格瓦斯超限分級分析制度和處罰規定等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今年一季度瓦斯月均超限次數比去年同期降低了73%。晉煤集團下發了“關于瓦斯超限事故追查、分析、問責的管理規定”,加大瓦斯超限事故處罰力度,并將瓦斯超限事故的問責延深到區隊、班組及個人,增強了全員瓦斯意識,形成了全員關注瓦斯、全員治理瓦斯的局面,全年瓦斯超限斷電下降了24.1%。呂梁市13個縣區全部完成了安全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工作,同時市煤炭局成立了瓦斯校驗中心,各縣市區也都建立了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服務機構,專門為煤礦的監控系統跟蹤服務。
   (五)加強扶持,先抽后采,瓦斯抽采有了長足進步。
    近年來,我省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瓦斯抽采利用的政策措施,鼓勵礦井“先抽后采、綜合利用”,大力推動全省煤礦瓦斯抽采,以抽采保安全,以利用促抽采,取得了較快的進步。2009年全省實際完成瓦斯抽采量32.31億m3,利用量12.18億m3,瓦斯利用率37.7%,分別完成國家下達抽采量25億m3的129.24%和利用量9億m3的135.33%,今年截止6月份,全省完成瓦斯抽采量18.1億m3,利用量7.79億m3。其中,晉煤集團瓦斯抽采利用分別達到7.15億立方米、4.84億立方米。
    晉城煤業集團總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預抽瓦斯技術,從2004年開始,共完成地面煤層氣鉆井2221口:地面垂直井2075口,叢式井144口,水平羽狀井2口,現有在抽鉆井1037口,日抽采純量約240萬m3,礦區地面煤層氣井群和抽采量位居全國首位。公司所屬各高突礦井都建設了本煤層、采空區兩套瓦斯抽采系統;低瓦斯礦井建立了井下移動式抽采泵站,針對性地抽采上隅角等局部地點瓦斯。高瓦斯礦井抽、掘、采比例達到1:1:1,寺河礦西井按照3:1:1的比例進行建設,寺河礦、成莊礦采用地面和井下固定抽采泵站進行本煤層預抽和采空區抽采,抽采能力分別達到3.6億m3/a、1.8億m3/a。目前,寺河礦抽采率達到73.5%,成莊礦抽采率達到55.89%。岳城礦達到74.8%。通過抽采,礦區瓦斯超限現象得到明顯遏制。2009年瓦斯超限次數由2006年的447次降低至2009年的107次,年同比降低在20%以上。
    陽煤集團對9個礦12個抽放泵站進行改造,新增加28臺抽放泵,新增和改造井下抽放管路6.7萬米,共投入6.3億元。目前確定的通風抽采系統改造共37項,已完成7項,其余的正在施工,工程完工后,可增加風量13.93萬m3/min,增加抽放能力5030m3/min。與晉城煤業集團投資組建了陽泉藍焰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在寺家莊井田內已完成直井298口,投產71口,在低滲透率、低儲層壓力、低飽和度、低瓦斯含量條件下煤層氣地面抽采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日產氣量現已突破10萬m3,日利用量突破5萬m3,其中單井日最高產氣量達3700 m3
    潞安集團先后投入7億多元相繼建成投運了五陽、常村、屯留礦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以及漳村、王莊、郭莊、潞寧井下臨時抽采系統,抽采礦井數量達到了礦井總數的75%,平均日抽采瓦斯量達18萬m3左右,2009年,全公司用于瓦斯抽采系統建設、改造、優化等資金共計2.1億元,用于瓦斯抽采獎勵方面的資金達6500萬元,有效緩解了礦井通風壓力,極大消除了瓦斯隱患,有效調動了工作積極性,保證了抽采工程的順利施工。
    晉城市安裝井下移動抽放系統25套,地面永久抽放系統56套,建立永久抽放系統的煤礦大部分實現了雙系統抽放。亞美大寧煤礦采取井下千米鉆機鉆孔預抽與井上多分支水平羽狀井抽放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井上、下立體抽放,先采氣、后采煤示范工程被國家發改委納入到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中,沁水永紅、端氏和陽城屯城也購買了大功率鉆機,鉆孔深度均達400米以上,完善了抽放系統,抽放能力極大提高;陽城縣竹林山煤礦已率先購置安裝使用了澳大利亞“千米鉆機”,全縣其余礦井都配備了300米或200米鉆機,由工作面預抽轉為區域大范圍預抽。
  (六)加強合作,科研攻關,瓦斯治理技術發展迅速。
    1、創建國家瓦斯綜合治理示范工程。根據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的批復,晉城無煙煤集團煤炭與煤層氣共采示范工程和陽泉煤業集團煤礦瓦斯綜合治理與利用示范工程項目被列入國家國債支持項目。2、積極進行瓦斯治理相關科技項目的研究。我省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全礦井數字化安全生產監測監控及重大災害預警系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修飾光纖瓦斯傳感器及化學熱力學預警基礎研究兩項國家科技項目,并且在《山西省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山西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明確將礦井瓦斯治理作為重點支持方向。3、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加大企業瓦斯治理研發力度。晉煤集團與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四校兩院”合作建設煤層氣開發工程產學研基地,開展多項科研課題。晉煤集團加強瓦斯治理工藝、裝備研究,不斷創新瓦斯治理技術。2010年計劃實施高壓水壓裂增透技術、梳妝鉆孔鉆進、松軟破碎煤層鉆孔鉆進護孔和采空區地面鉆井抽采、地面多分枝水平井預抽等研究,解決低透氣性煤層瓦斯治理難度大的問題。陽煤集團加大瓦斯治理科技攻關,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針對陽泉礦區煤層低透氣性的狀況,繼續研究和總結“水力割縫”、“氣體置換”、“水砂壓裂增透技術”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攻關,真正克服低透氣性煤層預抽技術瓶頸。陽煤集團將年銷售收入的4%以上列為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積極推行自主開發與產學研合作并重的方針,僅一年就完成產學研合作項目45項,15個項目達到了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風瓦斯專利技術19項,有效的解決了高瓦斯易燃難抽采煤層綜放開采的關鍵技術和重大難題,該技術還獲得了由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焦煤集團與淮南礦業集團結對子,合資注冊公司開展課題研究、工程服務等瓦斯治理相關服務項目,華晉、汾西、西山等子公司開始推廣沿空留巷,進行“Y”型通風的試驗。臨汾市啟動了“煤礦安全科技走進臨汾”活動,從中國煤科院抽調30余名專家分成3組對全市煤礦存在的重點疑難問題進行全面調研,重點對鄉寧縣防治水、堯都區堅硬頂板強制放頂、安澤縣高瓦斯礦井瓦斯防治、蒲縣煤層自燃防止等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七)加強督查,迅速部署,深入開展瓦斯治理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1深刻吸取屯蘭“2.22”事故教訓,重點部署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骨干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省煤炭廳針對事故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結合國有煤礦的特點制定了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骨干煤礦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省政府于3月23日以晉政辦發[2009]39號文件轉發,圍繞煤礦采、掘、機、運、通、防治水等各個系統、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整治。各市都成立了由煤炭部門牽頭,國土、煤監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專項整治領導組。各國有重點集團公司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有關業務處室為成員的專項整治領導組,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了分階段工作任務和目標,全面推進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專項整治共排查隱患150397條,已整改149301條,整改率99.3%,其中一通三防方面5980條,已整改5954條;排查一般隱患150221條,已整改149130條,整改率99.3%;排查重大隱患176條,已整改171條,整改率97.2%,其中一通三防方面26條,已全部整改;落實整改資金12322萬元,經各級煤炭管理部門掛牌督辦的176條。省煤炭廳、山西煤監局組成十個專項整治省級督查組,對11個市和相關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落實省政府煤礦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督查。共檢查礦井197座,其中生產礦井74座,查出隱患1632條,重大安全隱患5條;檢查停產整頓礦井80個,檢查關閉礦井43個,這兩類礦井均未發現有違法違規擅自組織生產現象。
     2、煤礦瓦斯治理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按照國家有關部委要求,省廳印發了《關于做好瓦斯治理相關工作的通知》(晉煤辦明電[2010]13號),對全省煤礦瓦斯治理和防滅火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了專項整治和瓦斯“會診”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組織領導、整治內容、整治方式、整治步驟和工作要求。各市和各集團公司迅速開展了行動,僅各集團公司通過瓦斯治理“會診”和防滅火專項檢查,查出隱患2988條, 2222條隱患已整改;其余766條隱患正在整改中。
    根據我省兼并重組整合的實際情況,為了檢查了解全省五大煤炭集團的瓦斯治理及防滅火方面工作效果,省廳印發了《關于對瓦斯治理“會診”和防滅火安全專項檢查進行督查的通知》(晉煤辦明電〔2010〕第32號),適時組織有關業務處室,抽調了通風和機電專家對五大集團進行了督查。本次督查抽查了12座礦井,共查出問題和隱患76條,其中一通三防方面41條,機電方面35條。對所督查的煤礦提出建議60條,其中一通三防方面37條,機電方面23條。
    二、面臨的形勢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近年來我省通過不懈努力,在煤礦通風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省煤礦的安全狀況與國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廣大煤礦職工的期望還有較大的差距,煤礦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還較多,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重特大瓦斯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2009年全省共發生瓦斯事故6起,死亡110人,同比多死亡66人,上升150 %,分別占事故總量的9%和死亡人數的56.4%。特別是山西焦煤屯蘭礦“2.22”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今年1~6月份全省煤礦發生瓦斯事故3起14人,其中5月18日16時,山西陽泉盂縣辰通煤業有限公司井下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11人遇難。從全國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71起較大以上事故中,37起為瓦斯事故、死亡276人,分別占較大以上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的52.1%和45.7%,其中煤與瓦斯突出事故12起、死亡135人,分別占較大以上瓦斯事故起數的32.4%、死亡人數的48.9%。通過分析全國和我省煤礦安全情況可以看出,瓦斯仍然是煤礦安全的最大危脅,瓦斯事故預防仍然是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資源整合礦井的過渡期生產、基建礦井較多、非法違法生產仍然難以杜絕成為今年我省煤礦安全生產面臨的難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煤礦瓦斯治理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認識還不到位,沒有很好地接受事故教訓,不能站在資源利用、環保節能、安全生產等高度上來認識瓦斯治理,沒有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二是執行制度不嚴格,煤礦瓦斯先抽后采、抽采達標、防突措施等落實不到位;三是瓦斯超限和無計劃停風現象時有發生;四是瓦斯抽采排放量大,利用率低,節能減排任務重;五是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災害威脅程度加大,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治理難度更大;六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部分瓦斯治理的技術難題、規律機理還未能完全突破。
    2010年我省煤礦瓦斯治理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瓦斯治理的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發展”,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總量為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管理、技術、裝備、培訓并重原則,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嚴格監管、強化落實,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推動煤礦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工作目標:今年,全省煤礦瓦斯事故死亡人數比2009年有大幅度下降,重特大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礦瓦斯抽采總量完成35億立方米;建成59個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和6個瓦斯治理示范縣,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根本好轉奠定基礎。
今年下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全體系,落實責任,全面提升煤礦瓦斯治理工作水平。
    當前,深化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的思路、目標、任務和要求已經明確,關鍵在落實,要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省政府準備拿出一定資金來建立瓦斯治理專項基金,支持全省的煤礦瓦斯治理工作,每年對瓦斯治理先進市、縣政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獎勵,這充分表明省政府是非常重視這項工作的。最近,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省政府下發了《關于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明確煤礦安全監管職責的通知>的通知》(晉政辦函[2010]70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煤礦建設安全“十不準兩嚴格”的通知》(晉政辦發[2010]47號)、《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若干規定的通知》(晉政發電[2010]5號),明確了全省煤礦安全監管職責,制定了安全生產“十二條”規定,下達了建設安全“十不準兩嚴格”要求。各級煤炭管理部門及國有重點煤炭集團要按照文件精神,迅速開展相關工作,理順管理職能,切實落實安全責任,把瓦斯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對煤礦安全工作的監管,建立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力度,制定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支持煤礦搞好瓦斯治理和安全技術改造,加快建立瓦斯防治科技支撐體系,要定期召開安全例會和部門聯席會議,分析本地區本單位瓦斯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有關工作措施。煤礦企業要建立瓦斯防治領導、技術和管理三個體系,把瓦斯治理責任落實到每個礦井、區隊、班組,落實到每個環節、每道工序,確保瓦斯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二)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從思想和行動上真正重視起來。要深入學習張德江副總理的文章《大力推進煤礦瓦斯抽采利用》,正確處理瓦斯治理與生產的關系,堅持“以抽定產、以風定產”的原則,牢固樹立“瓦斯不治礦無寧日”、“瓦斯治理是煤礦安全第一要務”的理念,積極推廣學習淮南礦業集團“高投入、高素質、嚴管理、強技術、重責任”、“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事故是可預防和可控制的”、“煤與瓦斯共采,治理和利用并舉”、“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狀態下采掘”、“通風系統是基礎,抽采是重點,防突是關鍵,監測監控是保障”、“沒有治不了的瓦斯只有檢測不準的數據,沒有卸不了的壓只有打不到位的鉆孔” 等先進的瓦斯治理理念和經驗,把瓦斯治理的超前預防作為礦井安全的重點來抓,把瓦斯超限作為事故進行問責和處理。
    要強化企業生產技術管理,落實企業技術管理機構的安全職能,按規定配備安全技術人員,切實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進一步健全企業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瓦斯治理的制度體系和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通風技術管理體系,要對通風和瓦斯抽放設備、材料、型號嚴格把關,建立總工程師不簽字不招標的制度。進一步完善“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立健全以瓦斯治理為中心的各種安全保障制度體系,依靠完善的安全制度及措施,把安全事故的次數、人數降到最低。進一步落實煤礦企業領導干部下井制度、礦長月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敘述職制度、瓦斯治理檢查和防突督導及事故評判制度、瓦斯超限逐級追查處理制度、現場瓦斯異常情況實施監控制度、瓦斯治理“一礦一策、一面一策”制度、瓦斯治理工程“兩同時,一超前”等制度(瓦斯治理與采煤工作面同時設計、超前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進一步落實國家瓦斯抽采和利用標準、瓦斯抽采設計規范、瓦斯鑒定標準等國家有關瓦斯治理標準和規定,認真落實最近實施的《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原則,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做到“多措并舉、可保必保、應抽盡抽、抽采平衡、效果達標”。
   (三)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強力推進“雙百工程”示范縣和示范礦井建設。各市和集團公司、煤礦企業要結合本地區、本企業瓦斯災害和地質賦存特點,統籌規劃,分步推進,分類指導,典型引路,一礦一策,按照省廳《山西省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系示范縣、礦井建設考核評分辦法(試行)的通知》(晉煤瓦發[2010]510號)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充分借鑒國際國內煤礦瓦斯治理取得的經驗和技術成果,推進構建瓦斯治理示范縣和示范礦井建設,提高本地區和本企業瓦斯災害治理水平。到2010年,我省確定的6個瓦斯治理示范縣和59個瓦斯治理示范礦井要全部建成,完成驗收后由省廳進行命名表彰,并在此基礎上向全省推廣,爭取用5年時間將全省煤礦都建成為瓦斯治理達標礦井。要建立瓦斯治理激勵機制,省、市、縣和集團公司對取得示范稱號的區縣和礦井,并連續三年保持稱號的進行表彰和獎勵,調動開展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從政策激勵上提高煤礦瓦斯整體防治水平。
   (四)搜集歸類,分析整理,做實煤礦瓦斯治理的技術基礎工作。煤礦瓦斯地質工作是搞好煤礦瓦斯治理的基礎保障。煤礦必須及時探明井田內地質構造,掌握煤體結構、瓦斯涌出量、瓦斯基礎參數等情況,積極研究礦井的瓦斯賦存規律、本地區(井田)敏感指標,做好非突出煤層向突出煤層轉化的預警工作。低瓦斯礦井新水平、新采區應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含量和壓力。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每個采區垂深每增加50m時,應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含量和壓力及突出危險性相關參數。要根據國家能源局和省廳的安排,迅速推進落實瓦斯地質圖的編制工作。省廳對此項工作做了專門的部署和安排,各單位一定要重視此項工作,加強領導,責任到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
    礦井瓦斯等級,是煤礦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礦井開拓開采的基礎。各單位和企業要強化瓦斯等級鑒定工作,嚴格瓦斯等級鑒定資質管理。一是切實加強對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鑒定、認定和管理工作。高瓦斯礦井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一律不得降低礦井瓦斯鑒定等級。對發生瓦斯動力現象、開采水平已達到相鄰突出礦井始突深度、開采煤層瓦斯壓力達到或超過0.74兆帕的礦井,或經評估認為有突出危險的礦井,要組織進行礦井瓦斯突出鑒定;鑒定未完成前,要按突出礦井采取相關防范措施。要嚴格瓦斯等級鑒定程序和標準,對違反鑒定的,相關審批部門要立即予以糾正,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二是建設礦井必須提交經煤炭管理部門批準的煤層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預測報告,作為初步設計的依據。礦井在揭露煤層前應嚴格按照預測報告確定的瓦斯等級施工和建設。在揭露煤層后應立即進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測定,在聯合試運轉期間,必須進行礦井瓦斯鑒定,經批復后方可申請各項驗收。建設礦井在各種證件齊全,轉入正式生產后三個月內必須按正常生產進行瓦斯等級鑒定。三是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應由具備瓦斯等級鑒定工作能力的企業或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同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陽煤集團、晉煤集團、潞礦集團五大集團公司所屬本部礦井經省廳批準可由本單位組織鑒定,其它煤炭企業(含09年以來省屬五大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地方煤礦)應與瓦斯等級鑒定機構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由鑒定機構進行瓦斯等級鑒定。鑒定機構應按有關標準、規范開展瓦斯鑒定工作,并對鑒定結果負責。鑒定機構的資質管理和認定辦法由省局制定。今年由于時間較晚,各單位仍按照去年的鑒定辦法組織瓦斯等級鑒定。下半年,省廳將組織鑒定機構的認定工作。
   (五)全面排查,重點治理,大幅度消除一通三防安全隱患。各級煤炭管理部門和各煤礦企業要加強“一通三防”隱患排查治理,對通風系統、瓦斯抽采、監測監控以及機構隊伍、規章制度、安全投入、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進行排查和治理。要建立專家“會診”制度,聘請國內省內知名專家,成立專家組,定期組織對瓦斯災害嚴重的礦井逐礦進行“會診”,不斷完善預防和防治措施,為瓦斯綜合防治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根據煤礦瓦斯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議的安排,國家能源局成立了14個專家組即將赴各省開展瓦斯治理專家會診工作。各單位也要開展一次回頭看,對前一階段專家會診提出的問題解決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復查。
    建立健全煤礦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落實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建立隱患分級監控制度,對礦井通風、抽采、監控、防火、防塵、防突等系統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公告公示,實行政府部門掛牌督辦,重點治理,限期整改,直至隱患消除。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是“一通三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精心組織本企業的“一通三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保證“一通三防”隱患排查治理所必需的資金、人員和時間。各煤礦企業要用“四個制度”、“五定原則”和“四項措施”規范、監督隱患的治理過程。“四個制度”即隱患確認、隱患分級管理、隱患治理監督和隱患治理完成驗收,“五定原則”即定項目、定措施、定資金、定時間、定責任人,“四項措施”即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措施、強制執行措施和操作人員專項培訓措施。
  (六)注重培訓,著眼長遠,打造瓦斯治理專業技術隊伍。煤礦企業要著眼于企業長期發展,制定企業瓦斯治理專技術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和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管理機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引進通風管理和瓦斯治理專業人才。其次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委托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加強通風技術隊伍建設,要以院校安全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為載體,建立與工作相適應的各級安全科學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拓寬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渠道。加強安全技術人才隊伍的管理,努力做到年齡結構合理、專業配置合理、人員更替有序。
各級煤炭管理部門和集團公司要按照“統一歸口管理、分類實施、分級負責、教考分離”的指導原則,結合當地實際,建立、完善安全培訓工作機制,依法開展各類安全培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各企業要加強職工安全技術教育,加強崗位培訓,提升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瓦斯抽采現場管理水平。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按要求設立通風、防突、抽采、安全監控等專業隊伍,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省市縣各級煤礦培訓機構要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加快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更新,特別是針對發生瓦斯事故的礦長要進行兩年一次的專項培訓。省廳將針對全省通風管理和瓦斯治理的實際情況,邀請國內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和企業高層,定期舉辦高層次高水準的培訓交流,促進我省煤炭企業和管理部門領導通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各煤礦企業要從國債資金、省專項資金,企業自籌等多渠道多方位籌集資金,加大煤礦瓦斯治理資金的落實力度,加快推廣新技術新設備;要持續增加安全投入,按需提取煤炭安全生產費用,高瓦斯礦井和突出礦井條件允許情況下加大提取安全費用,著重加大用于一通三防項目建設,重點用于瓦斯治理,以保證通風、抽采、防火、防塵、監控系統的穩定可靠,設備設施到位。各級煤炭管理部門要加強煤礦安全技改項目的審查,定期檢查煤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和煤礦安全改造項目執行情況,確保煤炭安全生產費用、國債資金及地方和企業配套資金真正發揮作用,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礦井的通風系統復雜、通風阻力大的,必須實施通風系統改造;安全監控系統運行不可靠、傳感器數量不足的,必須實施安全監控系統改造;新礦井、新采區設計要根據煤層和瓦斯賦存情況,優化巷道布置,簡化生產系統,嚴格按規定控制采掘工作面和下井人員數量,滿足安全高效和本安型礦井建設要求,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數字化、規模化。
   (八)統籌規劃,先抽后采,實現抽采平衡和抽采達標。
    抓好瓦斯的抽采利用可以消除重大的煤礦安全隱患,是煤礦瓦斯治理的治本之策,同時又可以變廢為寶,保護環境,是實現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有效途徑。煤礦企業必須統一組織編制生產發展與瓦斯抽采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把礦井瓦斯抽采規劃與生產規劃、礦井年度瓦斯抽采計劃與年度生產計劃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行統一管理,同時下達、同時實施、同時考核。各單位年底前要按照省廳要求迅速編制“十二五”煤礦瓦斯綜合治理(抽采利用)規劃,并上報省廳。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高瓦斯礦井必須建立瓦斯抽采系統,將煤層瓦斯含量或壓力降到規定以下,突出礦井必須將煤層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或將煤層瓦斯壓力降到0.74MPa以下,方可開采。各煤礦企業必須將通風能力作為核定生產能力的必要條件,礦井通風系統必須留有足夠的富余系數,同時將瓦斯抽采作為專項工作納入礦井生產銜接,主動壓減產量,降低開采強度,減化各個系統和生產環節,裝備先進采掘設備,建立完善的地面或井下瓦斯抽采系統,煤層瓦斯抽采工程必須與采掘工程同步設計、超前施工,確保實現瓦斯超前抽采,并滿足規定的預抽時限,瓦斯抽放工程必須保證礦井“抽、掘、采”關系的平衡,使采掘生產活動始終在抽采達標的區域內進行。高瓦斯礦井和突出礦井,必須編制瓦斯抽采設計,經審查批復后并按照批準的設計組織施工,保證瓦斯抽采工程在項目投產后發揮應有作用。
    要優先選擇地面區域預抽,煤層平均滲透率大于或等于1毫達西,且具備煤層氣開發條件的礦井,應優先采用地面鉆井,規模化預抽煤層瓦斯;煤層平均滲透率在0.1到1毫達西之間的礦井,可采用地面鉆井進行區域預抽;加強井下區域預抽。具備條件的礦井應將先期施工的開拓、準備巷道優先布置在巖層中,并利用頂底板巷道進行煤層瓦斯預抽;積極采用卸壓區域預抽。可采煤層不能作為保護層開采的,可選擇鄰近不可采煤層作為保護層開采。同時,采用地面鉆井或井下巷道穿層鉆孔等措施,抽采被保護層和鄰近層的卸壓瓦斯;提高瓦斯抽采裝備水平,逐步淘汰落后的抽采設備;實施瓦斯分源抽采,建立高、低負壓(濃度)分源抽采系統,并留有一定的余量系數;推廣使用大功率、大流量抽采泵,加大抽采管路直徑,減少系統阻力;積極推廣大功率鉆機、大直徑長鉆孔,提高單孔抽采量。
   (九)依靠科技,產學研結合,加快推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各市和有條件的煤礦企業要健全瓦斯治理科研機構,充實科研人員,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構建瓦斯防治科技支撐體系。要根據本地區、本企業煤層地質條件和瓦斯賦存特點,深入研究瓦斯災害發生機理,以煤與瓦斯突出預測、區域防突、低透氣性煤層抽采和地面煤層氣開發為重點,探索瓦斯涌出和賦存規律,開發瓦斯治理關鍵技術和裝備,提高抽采效果;要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煤礦瓦斯治理技術裝備,大力推廣應用“大功率、高負壓瓦斯泵,大功率鉆機、大口徑鉆孔”瓦斯抽采設備,推廣井下千米鉆機。要依托陽煤集團煤礦瓦斯防治研究中心和晉煤集團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研究中心開展相關的技術合作和研究,煤礦企業要認真學習借鑒淮南礦業集團、晉煤集團、陽煤集團、晉城市等先進單位比較成熟的經驗和做法,要主動加強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協作,針對瓦斯抽采中的技術難題聯合開展攻關;各單位要積極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到我省陽煤、晉煤、潞礦集團以及國內其他有豐富瓦斯抽采經驗的企業去學習取經。
   (十)突出現場,狠抓管理,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和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各市、縣和各煤礦企業要構建完善的適合本地、本企業特點的瓦斯災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加強井下現場管理,進一步推進質量標準化和安全高效礦井建設。要健全和落實瓦斯防治規章制度,把通風、抽采、監控、防塵、防火、防突等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的工作要求,納入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建設。要摸索使用先進的采、掘、裝、運機械設備、錨網噴支護方式等,進一步簡化生產系統,優化通風方式,強化現場管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沿空留巷,實現減人、減頭、減面、增效的目的。煤礦要嚴格建立和執行測風制度,并根據生產變化及時對通風系統和供風量進行調整,保證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風地點風流穩定可靠。要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嚴禁違章爆破,嚴禁超能力生產。優化通風系統,及時清理維護回風巷,廢棄巷道、盲巷和與采空區聯通的巷道要及時進行封閉;要根據采掘進度及時施工永久通風設施,杜絕通風工程虧欠,并確保風流穩定,控制可靠。要高度重視防火和防塵工作,煤礦要制定嚴密的預案與防護措施,加強現場管理、安全監測,確保密閉嚴實,防止漏風(特別是放頂煤工作面),防塵灑水管路、除塵風機、轉載點噴霧、灑水捕塵網。要保證正常使用,要經常對井巷內的易燃物進行清理。
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要徹底取消鋼絲繩牽引耙斗裝煤(巖)機,禁止使用煤電鉆,掘進工作面必須實行“三專兩閉鎖”,采用“雙風機、雙電源”和自動切換。低瓦斯礦井的煤與半煤巖掘進工作面要積極推廣使用“雙風機、雙電源”,確保供風穩定、可靠。要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杜絕失爆,堅決淘汰落后的或國家明令禁止的電氣設備,促進節能減排;加強供電管理,通風機使用專用電纜,形成雙回路供電,保證供電可靠安全;加強瓦斯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定期調校瓦斯傳感器,吊掛位置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認真執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9號),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補充的原則,嚴格執行區域和局部兩個“四位一體”的防突措施,做到多措并舉,可保必保,應抽盡抽,切實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
    煤礦企業要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經常性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礦井一旦出現險情,要立即啟動預案,組織井下工人撤離危險區域。要按照有關規定配齊救援人員、裝備和物資,積極推廣應用井下避難所(救生艙)。
   (十一)多措并舉,監管到位,進一步強化通風工作的落實。
    各級煤炭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管理,充分發揮兩個責任主體作用,進一步加大煤礦安全的日常監督檢查,煤礦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不得立項建設;存在重大瓦斯隱患難以治理的煤礦,要予以關閉;要督促煤礦企業認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隱患、落實瓦斯治理各項措施,切實落實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高防范瓦斯災害的技能。要依法履行職責,組織開展對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專項檢查和定期檢查;對瓦斯隱患嚴重、排查治理不力的,要予以立即停產整改和行政處罰;對因工作不力釀成事故的,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對通風系統、瓦斯抽采、安全監控等瓦斯治理工程不配套的礦井,不得通過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對存在重大瓦斯隱患沒有整改、瓦斯鑒定沒有批復的煤礦、瓦斯抽放設計未批復的高瓦斯和突出煤礦,不得換發生產許可證。
    同志們,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炭企業的生命工程、民生工程、核心工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希望大家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煤礦安全的指示精神,強化責任意識,狠抓政策落實,切實加強監管,形成工作合力,再接再厲,全面做好今年煤礦一通三防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地實現瓦斯綜合治理的各項目標,為實現煤礦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

00
新聞資訊單位簡介業務介紹黨群工作客戶服務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