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作者:山西資本圈
隨著集團完成注冊及煤業、電力、裝備制造等子集團公司的相繼完成組建,備受關注的晉能控股集團揭牌在即。
省屬煤企新格局加速到來
作為山西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最重磅動作,晉能控股集團重組涉及同煤、晉煤、晉能以及潞安、陽煤五大省屬重點煤企,再加上改革后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重組“陣容”可謂相當豪華,重組后集團擁有煤炭、電力、煤機制造三大核心板塊,總資產逾萬億元、職工近50萬人,成為國內第二、全球第三大煤企,對標國家能源集團,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團。
同樣不容忽視的是,在晉能控股集團憑借重磅重組迅速躋身“世界級”的同時,山西省還敲定了焦煤集團與山煤集團的合并重組 ,雖然整體規模與晉能控股集團有不小差距,但重組后的焦煤集團顯然有更大的底氣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煉焦煤和焦化企業”。
雖然伴隨七大煤企的專業化重組的快速推進,除了晉能控股集團和新焦煤的組建外,還相應成立了潞安化工集團、華陽新材料集團和華新燃氣集團等專業化大集團公司,其中潞安化工和華陽新材料旗下還擁有相當規模的煤炭資產,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山西省屬煤企格局或者說全省煤企格局將由此前的七大煤企“群雄并立”轉變為晉能控股集團和新焦煤兩強主導,而這前后不過半年時間,改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達到山西省屬重點煤企二十余年重組之最。
山西八大礦務局集中下放改制
眾所周知,山西是全國煤炭大省,煤炭儲量約占全國煤炭總儲量的三分之一,真可謂“一煤獨大”,不過真正提及山西省屬重點煤企的出現,則要追溯至世紀之交的八大礦務局管理下放和改制。
資料顯示,自1949 年大同礦務局成立到1965年晉城礦務局更名組建,山西共成立了大同礦務局、軒崗礦務局、西山礦務局、汾西礦務局、陽泉礦務局、霍州礦務局、潞安礦務局、晉城礦務局八大礦務局,主要負責山西各區域的煤炭生產和經營,不過均為原煤炭部直屬企業,為原煤炭部直屬的 94個統配礦務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20世紀末。
期間,即20世紀80年代,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相繼成立,前者承擔地方煤炭和地方產品的出口業務,后者負責全省地方煤礦運銷管理和銷售,但八大礦務局主導全省煤炭產業格局仍沒有大的改變。
1998年,山西八大礦務局迎來重要發展轉折點,在當年啟動的政府機構改革中,原煤炭部撤銷,八大礦務局即下放地方管理,由時稱山西省政府國資辦負責具體工作,同時開始陸續進行公司制改革。
其中,陽泉礦務局率先于1998年試水改制為陽煤集團,緊隨其后大同礦務局、西山礦務局、汾西礦務局、霍州礦務局、潞安礦務局、晉城礦務局則集中于2000年改制為同煤集團、西山煤電集團、汾西礦業集團、霍州煤電集團、潞安集團和晉煤集團,而軒崗礦務局則由于連年虧損于2002年實施政策性破產,同年8月由同煤集團整體收購,并重組改制如今的軒崗煤電公司。
從五大煤企到七大煤企
而在同煤重組軒崗礦務局之前的2001年,山西省屬重點煤企迎來了一次尤為關鍵的重磅重組:為避免市場惡性競爭,山西省政府便推動剛剛完成改制的西山煤電、汾西礦業和霍州煤電山西三大煉焦煤企業進行合并重組,新設成立山西焦煤集團,成為國內首個重組成功的煤炭大集團。
山西焦煤甫一組建便確立了山西龍頭煤企的地位,與同煤集團、陽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形成山西最初五大煤企并立的格局,而焦煤集團成立后又以資產和營收規模多年實現“領跑”山西眾煤企,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焦煤生產加工企業和全國最大的焦煤市場供應商,所以此次重組之于山西省煤炭領域乃至全國焦煤資源版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不過,即便通過管理權下放、公司改制以及重組,山西形成了省屬五大煤炭集團并立局面,但由于之前市場低迷,行業普遍虧損,中國信達在2005年前后與同煤、陽煤、晉煤以及焦煤旗下的西山煤電、汾西礦業和霍州煤電等省屬重點煤企進行了政策性債轉股,這也改變了山西省全資持有五大煤企的股權格局,當然這僅是山西省屬重點煤企20年重組史的一個“插曲”。
隨著煤炭市場轉暖,為加快全省煤炭資源整合,推進煤炭基地建設,山西省從2008年開始至2010年前后的幾年間,通過實施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煤企大重組,形成了同煤、焦煤、潞安、陽煤和晉煤以及山西煤銷集團(2007年由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改制)、山煤集團等山西省屬重點煤企“并立稱雄”格局,山西就這樣完成了從“五大煤企”向“七大煤企”的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憑借上述兼并重組浪潮資產規模迅速膨脹的山西煤銷集團,成功入選2012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一舉實現山西世界500強企業零的突破,2013年集團繼續蟬聯山西首位排名,名次還略有提升。而就在當年,為推動煤電一體化,山西省推動山西煤銷集團與省屬知名電企山西國際電力集團進行合并重組,掛牌成立晉能集團。而正是這次看似政策性推動的合并,為之后山西省屬能源國企的更大規模重組埋下了伏筆。
伴隨著煤炭市場持續走低,山西省于2014年底開始實施煤炭焦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運行30多年的各類煤檢站全部退出歷史舞臺,此前以煤檢站收費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山西煤銷集團“受傷”頗深。而為解決人員分流和兩大集團整合,晉能集團于2015年將燃氣產業板塊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給國新能源集團,后者一次性接收晉能集團煤檢站萬名分流職工,這也是山西省屬燃氣資產首次大規模整合。
此后更為引人關注的是,為加快省屬煤企脫困,山西省政府于2016年還曾決定將晉能集團與山西國際能源集團進行合并重組,設立山西晉能國際能源集團,也即在短短三年內,山西省政府推動三大省屬能源國企實現合并,整合力度不容小覷,但這次重組因種種原因最終不了了之。
七大煤企戰略重組落地
不過,煤炭市場的周期性波動和整體負債水平居高不下,以七大煤企為主導的山西省屬國企“一煤獨大”、“大而不強”的發展格局弊端日益凸顯,加之國內實力煤企整合重組明顯加快,在此大背景下,山西省委省政府決意于2017年全面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直指“一煤獨大”、“一股獨大”、“大而不強”,其中最為引人關注便是七大煤企的國改“動作”。當然,由于此前七大煤企“身寬體胖”,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歷程亦多波折。
雖然此前自改革啟動伊始,晉煤、潞安、晉能、山煤等省屬重點煤企相繼表態向非煤炭開采產業轉型,且山西潞安化工公司、山西燃氣集團相繼完成組建,但之后并非如市場預期,七大煤企之間的重磅重組并沒有迅速展開。直至進入2020年,伴隨山西國企改革決意“破冰攻堅”,再啟新一輪戰略重組,煤炭領域專業化重組才終于正式“拉開帷幕”。
2020年4月,焦煤集團擬吸收合并山煤集團首度被官方證實;2020年6月,焦煤集團和山煤集團管理層整合完成,“新焦煤”主要領導層正式敲定,兩大集團資產重組進入“快車道”。緊隨其后,2020年7月,潞安化工集團干部大會召開,明確依托潞安集團主要資產,新設組建省屬煤化工資產整合平臺,更大規模的省屬重點煤企重組亦在醞釀之中。
進入2020年9月,先是傳聞許久的華新燃氣集團確定組建,宣布整合整合重組國新能源集團、山西燃氣集團及山西國際能源集團等省屬企業旗下燃氣類資產,晉煤集團成為第四家納入此輪戰略重組的省屬重點煤企。當然更為引人關注的便是此后不久,涉及五大煤企和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重組的晉能控股集團正式“浮出水面”。
這樁有著“收官”意味的重磅重組,除明確同煤集團更名組建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能集團更名組建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晉煤集團更名組建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外,還明確了組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轉制改企,至此關于山西省屬重點煤企間的專業化重組重要懸念全部揭曉,基本為二十年來的最重磅重組畫上了句號。
雖然從目前來看,此輪關于山西七大煤企的戰略重組尚未全部完成,甚至僅是完成“框架”搭建,后續資產重組、人員整合等事宜還相當繁雜,但正如開頭所述,山西省屬重點煤企的未來大格局已定,“并立稱雄”的二十年已成過往,晉能控股集團(晉能控股煤業集團)與山西焦煤兩強主導的時代已然到來。
山西資本圈認為,從最初的八大礦務局集中下放改制,到之后的五大煤炭集團、七大煤企,再到如今晉能控股集團和新焦煤的組建,前后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其中既有政策推動的偶然亦有市場發展的必然,但山西省組建煤炭大集團的腳步從未放慢,背后亦是希望省屬重點煤企在支撐全省經濟轉型方面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有改革便會有討論,以上內容僅做梳理參考。
(以上內容來源于山西資本圈,版權屬于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處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