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后,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出發,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我國能源改革和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擷取了6年來習總書記在能源領域的金句,從中領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我國能源問題上的謀篇布局。
今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現場圖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第一,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第二,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第三,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第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第五,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2014年6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會議,并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中國也愿意同有關各方一道,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早日投入運營、發揮作用,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2015年9月26日,習總書記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并發表題為《謀共同永續發展做合作共贏伙伴》的重要講話。面向未來,中國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國家碳排放交易市場,等等,不斷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2016年6月1日,習總書記向第七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致賀信。這一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對我國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對能源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發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成果。這充分說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2016年12月28日,習總書記對神華寧煤煤制油示范項目建成投產作出重要指示。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這次召開的兩場重要會議,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和利用的高度關注,體現了全球對建設清潔高效能源體系的積極向往。中國高度重視清潔能源發展,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希望會議分享發展和推廣清潔能源的認識和經驗,共同推動全球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2017年6月7日,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開幕,習總書記向會議致賀信。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2017年10月18日,習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報告。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我們愿同各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能源領域合作,為推動共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希望與會嘉賓就深化能源國際合作和促進全球能源變革等重大問題深入交流、凝聚共識,推動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2018年10月18日,“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和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召開,習總書記致信表示熱烈祝賀。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中國高度重視能源低碳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革命。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全方位加強能源合作,維護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2019年10月22日,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在山西太原開幕,習總書記致賀信。長期以來,山西興于煤、困于煤,一煤獨大導致產業單一。建設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山西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山西要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戰略謀劃,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2020年5月12日,習總書記來到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改革創新展廳,聽取示范區建設和運營情況介紹,察看了創新產品展示。能源資源方面,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以上,油氣勘探開發、新能源技術發展不足;——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主席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這場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人類不能再忽視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著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發展不講保護、只講利用不講修復的老路走下去。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不久前,我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言出必行,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中方贊賞沙特提出碳循環經濟理念,支持后疫情時代能源低碳轉型,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目標。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系統,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國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020年11月22日,習總書記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向世界闡述了中國的生態觀。從習總書記針對我國能源問題發表的一些講話內容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國家對于能源發展的路線是以綠色低碳為主旋律的。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加強我國能源自身安全,減少對外依存度,新能源將為我國低碳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