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自備電廠采購價上調:12月20日開始,四電、五電、新一電貧廋煤上調20元/噸,魏一上漲30元/噸,七電二期下調10元/噸。紅巖煤礦:2020年12月19日0時起,面煤、小混煤、1-2籽現匯統一加5元/頓,籽煤、三八塊、過篩中塊加7元/噸。神木東梁煤礦:2020年12月19日6時起,大塊540元漲15元,中塊540元漲10元,水洗四九塊610元漲35元,水洗三八塊600元漲30元,水洗二五籽560漲20元,篩選塊550元漲20元,水洗面煤520元漲20元,水洗一三籽540元漲20元,粗面490元漲15,機面480漲10元,煤泥100元不變。神木孫家岔鎮河西聯煤礦:2020年12月19日6點起,中塊600元漲10元,三八塊600元漲10元,籽煤570元漲10元,面煤525元不變。金雞灘礦:2020年12月20日12:00起混煤執行515元/噸,上調15元;精煤執行540元/噸,上調10元;塊煤執行535元/噸,上調10元。千樹塔煤礦:2020年12月20日8:00起,各種煤價格上調30元,執行面煤550元/噸,混塊550元/噸。以上均為現匯價格。潮腦梁煤礦第二煤場:由于原煤價格上調,2020年12月20號中午12:00點開始,價格調整如下:大塊:275元/噸中塊:275元/噸 大三八:295元/噸小三八:300元/噸三六籽:255元/噸篩選粉煤:230元(暫時沒有貨脫硫粉煤:255元一三籽:190元破碎粉煤:175元三江煤礦:12月20日中午12時起面煤上調10元執行
12月14日中國LNG出廠均價5963.46元/噸,半個月內上漲了1932.05元/噸,同比2019年上漲1715.34元/噸,漲幅40.38%。市場有價無市,部分貿易商加價出貨,LNG送到價已超8000元/噸,局部甚至接近9000元/噸。據了解,之前氣價平均3塊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飆漲到8塊錢。由于氣價大幅上漲,榆林發往各地的公路運費普遍上漲,部分到貨地近兩周運費上調近50元/噸。多地燃氣公司也發函通知,天然氣價格上漲。石家莊市:自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將主城區(新華區、橋西區、裕華區、長安區、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以下同)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最高銷售價格調整為3.45元/立方米。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采暖季期間,非居民用天然氣采購價格上浮分為三個階梯。合同內氣量較非居民用省基準門站價格分別上浮20%、47%、47%;合同外氣量按照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線上交易價格執行。涿州市: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由3.13元/m3上調至3.57元/m3。此價格于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執行。短短兩周,中國LNG(液化天然氣)出廠價格已經漲了接近2000元/噸,著實令人震驚。LNG接收站加大氣態外輸保供和受到LNG船期延誤和減少的影響,進口LNG資源供應減小。國產LNG和進口LNG雙通道“受阻”,進一步推高了國內LNG供應緊張的局面。
拉閘限電 有序用電
近日,浙江、湖南、江西、陜西等多地都發出了“有序用電”的通知,有些地方還明確會“拉閘限電”,并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年底是出貨高峰期,沒想到收到了限電的通知,現在工廠開三天休一天。”義烏一家外貿企業稱。據了解,近期浙江不少企業收到緊急通知,要求截至年底,所有加工廠全部停止生產。同樣限電的現象也發生在湖南長沙。長沙市一名工業園區員工告訴上證報,園區在15日停了一整天電,16日開始限電。另一個在長沙麓谷高新區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表示,其工作的寫字樓內僅剩一臺電梯使用,每天上下班都要走樓梯。據了解,因今年冬季電力供應緊張,湖南于12月8日啟動全省有序用電,省內多家上市企業被要求合理安排用電。根據湖南省發改委日前發布的《關于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同比增長14.1%,超過冬季歷史紀錄,這種情況預計將持續到明年春節前后。此外,江西、陜西等地也出現了類似情況,部分地區甚至要求區域內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且高耗能企業實行錯峰生產、停限產等措施。為什么今年冬天會出現多地限電的情況?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南方地區電力供應偏緊主要是因為工業生產增長較快,電力需求超預期。今年外貿增長迅速,訂單增多,生產增加,用電量自然也跟著增加。疊加今年供暖用電需求大,造成全國用電量猛增。據商務部統計,中國11月出口額2680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增幅創2018年3月以來新高。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回應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問題時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1月,我國全社會的用電量達到了64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此外,受冷空氣影響,今年供暖用電需求大。而上述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區幾乎都沒有集中供暖,當地居民主要是靠電暖器和空調等設備進行取暖。除了需求猛增外,作為我國電力供應的絕對主力,煤電供應趨緊也是限電的誘因之一。近期安全事故、環保檢查頻率升高,年底安全生產信號增強,煤炭開采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已連發環保限產通知。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煤炭進口1167萬噸,環比減少206萬噸,同比下降43.8%。1-11月份,進口煤炭2.6億噸,同比下降10.8%。“需求猛增、供給受限,使得南方地區出現用電緊張情況。不過,這只是局部性、階段性的供給不足。”有市場人士表示,后期調運跟上后,供給緊張很快就能緩解。
對于此番部分地區短時間內電力供應偏緊,不少輿論多將焦點指向電煤儲運問題。甚至有輿論稱,由于從某國進口煤炭減少,中國用于發電的煤炭供應不足,所以才導致一些省份電力短缺。其實,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從國外進口煤炭比例非常小。以2018年為例,我國所有進口煤炭總量約2.8億噸,約占煤炭總量的8%。所以,從一國煤炭進口量的波動,顯然并不會影響我國總體的煤炭供應。因此,從某國煤炭進口量減少,和部分地區短時間內電力供應偏緊,并無關系。
其實,今冬煤炭供需形勢的變化,顯然還是和國內因素有關。
冬季是煤炭傳統消費旺季,今年尤其明顯。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日表示:“今年冬季,受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用煤需求旺盛、氣溫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長影響,煤炭需求較前幾年增加較為明顯。”數據顯示,11月30日湖南全省電煤庫存同比下降18.5%,后期北方地區供煤緊張、春運運力受限,電煤儲運形勢不容樂觀,對火電企業發電可能造成影響。
據悉,針對今年煤炭需求明顯增加的現象,國家發改委已經同有關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煤炭運輸保障,保障社會用煤需求。國家能源局也將進一步做好電煤供應保障工作。因此,孟瑋的結論是:“目前煤炭市場供需總體是平衡的,今冬明春的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
各部委和相關企業安排部署
01、保障煤炭供應:加大煤炭生產,優化調整品種結構,增加電煤產量。加大采購力度,千方百計滿足保供需求。02、保障供電供熱:積極配合電網調度,爭取滿發多發,全力保障電力平穩有序供應。03、保障煤炭運輸:加快鐵路運輸單位的車輛周轉,加大防凍車工作力度,落實產運協同要求,做好冬季保供措施。落實船舶運力,保障順利增運。提升裝船效率,降低在港停時。04、抓好安全環保:始終堅守安全生產底線和生態環保紅線,認真整改煤礦、電力產業秋冬季安全暨供暖大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加強督辦,確保落到實處。05、健全保供應急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及反事故措施,嚴格應急值班制度,保證信息暢通。06、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機制和履約承諾:認真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各項保供穩價措施,開展和完成2021年度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和履約,穩定市場預期,穩定煤炭價格。07、做好年底和明年生產運營接續:各生產單位盡最大努力滿足市場需求,沖刺更高目標,做好歲末年初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積極主動,不等不靠,善終善始,確保明年良好開局。
相信,未來一段時間
在有關部委,電網、能源央企共同努力下
能源供給將逐漸適應各省份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