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聯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能源資訊】產煤省(區)陸續明確今年煤炭工作任務——2022煤炭這樣干
日期:2022-02-17 人氣:2904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煤炭行業的發展速度、發展模式、發展約束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也是產煤?。▍^)亟需破解的新課題。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之年,穩定煤炭供應、做好煤炭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產煤省(區)今年有怎樣的戰略部署和工作布局,備受關注。在此背景下,記者對產煤?。▍^)的政府工作報告(以2021年煤炭產量由高到低排序)進行了梳理,以饗讀者。 有序推進煤礦產能核增,依法合規釋放先進產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推進煤礦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礦山建設,再建成20座智能化煤礦、500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支持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建設。加大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推廣大機焦、干熄焦等先進裝備技術,引導煤電材、煤焦化氫等一體化高效循環發展。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突出煤礦等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私挖濫采、非法生產等行為的高壓態勢。 制定“雙碳”工作實施意見和碳達峰實施方案,落實落細碳達峰碳中和“1+X”政策體系各項任務。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重點行業能效提升行動,持續降低能耗強度,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加快推進能源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加快傳統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建設5G+智慧礦山。 加大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力度,新建綠色礦山100座以上。 緊扣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支持鄂爾多斯建設現代能源產業基地,支持烏海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科學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散改集”。 實行能耗強度嚴格控制、總量彈性管理,完善用能預算管理,強化能耗強度標桿引導,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盲目發展,新建項目一律執行“兩個先進”審查標準,新釋放用能空間優先用于發展綠色特色優勢產業。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煤炭分級分質利用等“卡脖子”領域,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全力打通產業鏈、創新鏈的痛點、堵點,實現“兩鏈”深度融合。 狠抓優煤工作,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強化穩產、保供、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加快煤電機組節煤減排改造,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支持榆林創建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強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預研工作。 持之以恒強化煤礦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用好能耗彈性空間推進技術工藝先進、產品市場廣闊的重大項目建設,新建項目嚴格執行能耗等最新技術標準,確保嚴控盲目上馬“兩高”項目的要求精準落地。 適應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常態化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挖潛,推動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和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加強“兩高”項目精準管理,完善能耗“雙控”機制,做到“該保障的全力保障好,該控制的堅決控制住”。 實施煤電擴能增容提質行動,推進大中型煤礦建設,煤炭產量達到1.45億噸;加快建設一批先進煤電機組,力爭改造煤電機組裝機180萬千瓦。 實施旗艦引領工程,支持盤江集團等大型企業加快打造千億元級企業。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突出抓好煤礦等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科學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統籌做好能耗“雙控”,推動高耗能行業綠色化、清潔化改造,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 加強能源保供,推進燃煤機組發電量和工商業用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 加強重點行業產業鏈產銷供需對接,著力緩解缺煤、缺電問題。 開展“雙碳”科技創新專項,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 落實能耗雙控制度,實施用能預算管理,探索開展能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嚴格審批新增“兩高”項目,加強存量項目節能挖潛。 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深化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系統治理。 積極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建設魯西煤炭儲備基地,煤炭年產量穩定在9500萬噸左右,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達到1300萬噸以上。 落實“四個區分”要求,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對全省16個“兩高”行業,進行清單化跟蹤監管,實施能耗煤耗單獨核算、閉環管理,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推廣“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等模式,大力發展“5G+智慧礦山”,推動各類礦山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扎實抓好能源保供,科學組織煤炭生產,滿足企業生產和群眾民生需求。 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煤層氣等開發利用,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完成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深化能耗“雙控”三年行動,引導企業加強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推動能源資源節約集約。 嚴格產業管控目錄,開展重大項目節能評估和產能置換,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力爭新增煤炭產量300萬噸以上。 聚焦石油化工、煤化工,實施減油增化,延伸下游產業鏈條。 統籌化石能源安全和非化石能源發展,發揮煤炭、煤電基礎保障作用,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推進對俄開放合作,建設煤炭等資源型產品進口落地加工產業集群。 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構建能源、工業、科技等“1+8”政策體系。 完善戰略物資儲備制度,實施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行動。 聚焦煤礦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持續推進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高質量編制碳達峰實施方案和“十四五”能耗雙控實施方案,支持減碳增匯及碳交易市場發展,做大綠色金融,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 嚴格執行“兩高”項目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依規推動落后和低效產能退出。 加快調整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結構,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面落實鏈長制,發揮鏈主企業作用,推動煤化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推進隴東綜合能源基地高質量發展,新增煤炭產能1465萬噸。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分行業制定技術改造實施方案。 完善能源礦產保障儲備供給體系,開展新一輪地質找礦行動,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調節。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 深入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煤炭儲備基地項目建設,確保能源資源安全。 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煤礦等重點領域安全執法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出臺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測。 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 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圍繞在碳達峰方面先行先試,落實全國統一要求,統籌銜接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 抓好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有效提升能源供給能力和抗風險水平。 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電降耗減排,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促進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深入推進專項整治,高質量完成三年行動任務,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的財政政策,平穩有序落實“雙碳”目標,防止“碳沖鋒”和“運動式”減碳。 做好電力、煤炭等保供,優化精細化用能管理,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 推動煤電機組改造,提升煤電機組運行水平和調峰能力。 制定完善碳達峰實施方案及重點領域支撐方案,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保障體系,堅持先立后破、防范風險,科學穩妥有序把握工作節奏,實現安全降碳。 鞏固提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突出抓好煤礦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 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和“雙碳”工作實施意見,加快推進能源、用地、產業、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進清潔生產,推行綠色制造,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能源低碳綠色轉型和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供應,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突出綠色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健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形成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以上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