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黄片毛片国产|毛片大全在线观看|久久无码中文日韩综合专区|亚洲精品日韩片无码中文字幕

全國服務熱線:0351-4378829

新聞資訊

聯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媒體報道

【行業知識】對礦產勘查界習慣用語的咬文嚼字

日期:2023-10-19 人氣:3018
礦產勘查業界有一些長期使用的高頻詞匯和習慣用語,廣泛見諸報刊媒體、紅頭文件、論文報告之中。人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耳熟能詳,提筆就來,朗朗上口,很少有人質疑過這些詞匯和用語,很少花功夫深究其內涵,想想用得是否恰當。

有時,在讀到、用到這些常用詞時,總覺得在哪里有些不對勁。咬文嚼字一番以后,其中有些用語真是有點經不起推敲,或用語不當,或概念不清,或內涵模糊。繼續廣泛使用,對礦產勘查的市場化,對地質局、隊的體制改革,對打造礦產勘查企業,可能會產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負面效應。
于是,筆者書生氣十足地對習慣用語進行“咬文嚼字”,較著勁兒地鉆牛角尖,實在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很可能招來笑話,甚至“口誅筆伐”。好在本書的題材是隨筆,是隨意講的一番話,無傷大體。真希望能引出一兩篇文章,與筆者“商榷”一番。
下面就舉幾個“咬文嚼字”例子。
例一:“地質工作”。
這是一個使用了70年的詞匯,說得十分順口,沒有人會質疑它的正當性。過去,“地質工作”一詞,涵蓋了傳統的地質科學研究、地質調查、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各個方面?,F在,在大地質的口號下,又拓展出如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生態地質、生物地質、旅游地質、醫學地質、軍事地質,等等,不一而足??梢哉f,只要沾了“地質”這個詞的邊,都可以算是地質工作。
地質和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天文一樣,是六大自然學科的名稱之一,近年來才改稱為地球科學。地質是學科的一個門類,在學科名詞后面,掛上個“工作”,這個后綴實在顯得不倫不類,匪夷所思。筆者有位在化肥廠工作的至交,在聽到找礦是“地質工作”一詞時,他咧嘴一笑,戲稱自己是從事“化學工作”的。一想也是,從事水產養殖業的,可以說在開展“生物工作”;從事送變電工程的,可以說是獻身“物理工作”;從事大數據分析的,可以說是在干“數學工作”。實際情況是,六大自然學科也只有在“地質”這個學科后面跟了個“工作”。
這好像在講笑話,細想一下,“地質工作”這個于理不通的詞匯,是有負面效果的。既然定義為“工作”,就是上面布置下來的,應是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的任務。“地質工作”這個詞,把公益性地質調查和商業性礦產勘查牢牢地捆在一起,會引發很多混淆和歧義,不利于二者分開運行的改革,不利于礦產勘查市場的建設。翻譯文章講話時,老外們也真的搞不懂,“Geology Work”是個啥意思。
例二:“地勘行業”。
“行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服務的公司及個體的結構體系,應當是針對企業而言的。而在多年的潛意識中,人們心中的“地勘行業”,是從事地質調查的機構,地方和部門的地勘局、隊,以及地質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總成。凡是沾了“地質”邊的,都可以納入“地勘行業”。這種“地勘行業”的觀念,造成礦產勘查業在國家產業分類中的定位困難,從而引發了制定政策和制度轉型的系列矛盾。
原地質礦產部和各工業部門的地勘局、隊,所承擔的礦產勘查業務,實質上是礦業的組成部分,處于礦業產業的最前端?!暗乜毙袠I”應當包括各地勘局、隊從事礦產勘查的部分,礦業公司的勘查分公司,專業礦產勘查公司,礦產勘查的勞務承包公司和技術服務公司,與礦產勘查有關的中介機構和投資機構等??纯醇幽么罂碧脚c開發者年會(PDAC)上,都有些什么公司和機構參加,就明白了,什么才是產業意義上的地勘行業,誰才是業內同行。若只是局限于膾炙人口的“百局千隊”的范疇里,就是在傳統的小圈子里自己和自己玩。
“地勘行業”一詞,在推進地勘體制改革,造就商業性礦產勘查機制時,應當認真咀嚼一番,明確范疇,清晰邊界。
例三:“礦產勘查”。
國際上,將采掘業三分為:石油天然氣工業(P&G)、礦業(Mining)和采石業(Quarrying)。它們的市場運作方式、資源管理模式的差異很大,行業協會也互不相干。“礦產勘查”4個字,應當單指礦業中的礦產勘查,即固體礦產勘查,包括煤和鈾的勘查。把礦業和采掘業混為一談,冠以“大礦業”;把油氣、煤炭、鈾、地熱等捆在一起,統稱為能源勘查;把油氣勘查、石料勘查與礦產勘查混為一談。上述種種,都會使礦產勘查管理和資源管理不順,帶來許多麻煩。
礦業的運作由礦產勘查、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礦山建設、礦山生產和閉坑復墾6個階段組成。礦產勘查是礦山生命周期的起點,是礦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作為一個“超級企業”,礦產勘查主要由地質礦產部門和工業部門的地勘局、隊負責。礦山運作的其他5個階段,按礦種由各產業部門負責。
各工業部門已撤銷多年,而原有事業體制的地勘局、隊在事業費的支撐下仍然存活,礦產勘查投入仍以財政投入為主。這樣一來,事業運作與企業運作、礦產勘查與礦業運作的后續階段基本脫節,礦產勘查基本游離于礦業之外,自彈自唱,礦產勘查成長的產業鏈發生斷裂。所以,在講到礦產勘查時,應當牢牢記住,它的產業歸屬、階段歸屬,要給出一個產業的清晰定位。
例四:“地勘單位”。
“地勘單位”是一個掛在嘴邊的、非常上口的常用詞。多年的習慣性用詞,難道還有什么可以咬文嚼字的嗎?
“單位”是指政府機關、社會團體或屬于機關團體的一個部門。于是,人們心照不宣地認為,“地勘單位”就是指原地質礦產部和各工業部門所屬的地勘局、隊及相關機構?!暗乜眴挝弧边@種體制,當前的特點是,清一色的國有,名義上的事業單位。市場運作的參與者卻又不是企業,是全球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體制孤島。沒有把地質調查機構和礦產勘探公司明確分開,模糊地稱為“地勘單位”,可以說是公益性和商業性分開運行的問題點。習慣概念的用詞模糊,容易搞亂思維,是商業礦產勘查成長緩慢的原因之一,也不利于改革,應該把“地勘單位”從常用詞庫里淡化或刪去。
例五:“加強”與“投入”。
這些年來,由于礦產勘查處于困境,國務院推出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于是“地質工作”領域,出現了全方位的“加強”呼聲,從公益性到商業性,從礦產勘查到古生物保管,從鉆探工藝到地質調查,凡是和地質沾邊的,統統要求“加強”,也漸漸形成了一種文風。文件、報告、論文、講話和研討,都是一片“加強”之聲。一個文件報告中,會出現幾個甚至十幾個“加強”。只說“加強”,已經不太夠用了,于是“切實加強”“亟待加強”“必須加強”等強化語,也不絕于耳。
看來看去,看多了以后,終于看明白了。加強的核心、加強的關鍵,最后一定要落腳到“加大投入”上。礦產勘查是市場行為,若是投資界或礦山勘查企業加大投入,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自會指揮,不用號召。若是呼吁財政加大投入,用納稅人的錢,投入盈利和競爭性的礦產勘查領域,這和當前深化改革的方向,有些背道而馳。加大投入的呼吁,可以而且應當用到公益性地質工作上。遺憾的是,這兩年沒有迎來加強,反而幾乎是被腰斬了。
總之,“大力加強”與“加大投入”這兩個詞,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出現了聽覺疲勞。
2004年猴年開春,在“地勘隊伍改革與發展大討論”中,筆者應約,以《對“習慣概念”的再認識》為題投稿,3月6日登在《中國礦業報》頭版頭條通欄。配發了編者的話,說“此文猴氣十足,反正統,在咬文嚼字的背后,有劉先生更深的考慮,應給一席之地”。筆者將此文修改以后,納入了本隨筆之中。

本文來源于《探路秘鑰:礦產勘查隨筆》,劉益康著


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

00
新聞資訊單位簡介業務介紹黨群工作客戶服務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