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化工產業鏈;一輛輛技術先進、外形威武的甲醇重卡在流水線上裝配,動力更強、能耗更低;一張張無形的“網”放大、疊加、倍增,平均每1元的數據要素投入帶來了7.8元的經濟產出……
產業蝶變,滿目新顏。過去的一年,我省牢記發展第一要務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步推進產業轉型和數字轉型,加快構建多點產業支撐、多元優勢互補、多極市場承載、內在競爭力充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動轉型發展走深走實。
企業引領產業、產業匯聚園區、園區集群成勢……全省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產業鏈專業鎮”雙引擎持續發力,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為全省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傳統產業“煥新” 新興產業“集群”
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態勢強勁
作為我省煤炭綠色開采優秀代表,2023年,高河能源實施的長短壁充填開采煤炭7.67萬噸,充填5萬立方米,消耗矸石6.8萬噸。該礦全年乏風氧化發電4690萬千瓦時,利用瓦斯1890萬立方米,碳減排約3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能源大省如何轉型,首看能源產業如何交出“綠色答卷”。2023年,我省積極布局先進環保高效煤電機組,穩妥推進煤電項目“上大壓小”;加快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推動煤制高端化學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促進煤炭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建設風電光伏五大基地,推進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
傳統優勢產業是經濟的“基本盤”,是我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可或缺的“基石”。我省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全省煉鋼先進裝備產能占比提升至57.3%;做大做強做優鋁鎂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形成10萬噸鋁鎂深加工生產能力;推動5種產品納入國家級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焦化行業限制類機焦爐全部關停退出,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6.6%,干法熄焦工藝全面推廣應用。
對于新興產業來說,2023年既是繼續“向下扎根”的一年,更是拼命“向上生長”的一年。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山西項目開工,晉中國家農高區有機旱作種業繁育基地項目開工,晶科能源“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開工,特鋼產業鏈鋼材配套深加工項目開工……全省開發區進一步發揮轉型發展主戰場主引擎關鍵作用,“三個一批”活動進一步“大抓項目、大抓轉型、大抓發展”。
這一年,我省全面打造軌道交通、智能煤機、鑄鍛造優勢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裝備、機器人3個新興產業集群,做大一批產業帶動能力強、盈利水平高的裝備制造重點企業。
新興產業具有綠色、低碳的先天優勢,我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加快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1—11月全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68.5%;綠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全省高純氫產能突破3.1萬噸/年,首個電解水制氫項目建成投運。
一年來,按照多項工業“行動計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全省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充分發揮了經濟穩盤托底的重要作用。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其中全省制造業增長8.9%、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3.1%。全省工業運行穩中向好,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舞動產業鏈 鍛造專業鎮
傾力打造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
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制造業振興作為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大力實施“鏈長制”,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傾力打造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重點產業鏈培育激勵方案》《山西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及管理辦法》《服務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若干措施》相繼發布,為全省產業鏈培育提供了資金、政策、稅收等方面的支持。
目前,鏈長制“六位一體”工作組織體系構建成形,產業鏈工作合力不斷增強,產業鏈營收規模快速增長,產業鏈培育激勵政策效應初顯,企業間協作配套逐步深化,我省產業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2023年12月4日,山西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暨制造業振興升級大會召開,第二批17家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獲得授牌。在37家“鏈主”企業的引領推動下,全省1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串聯起產業上下游,迸發出強大的發展活力。2023年1—11月首批省級十大重點產業鏈營收4420.5億元,同比增長23.9%。
打造特色專業鎮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我省聚焦標桿打造,在政策引領、品牌培育、市場拓展、公共服務、金融支持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成效顯著的典型案例。
云州黃花、云岡煤機、平城軌道交通、廣靈再生金屬、靈丘大數據……大同“麾下”的特色專業鎮是其促進產業集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自我省推動專業鎮建設以來,分布在三晉南北的特色專業鎮如繁花綻放,呈現出勃勃生機,全省92個省級、市級專業鎮為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3年以來,我省新認定澤州鑄造等第二批8個省級專業鎮,全省形成了“18+ 74”省市專業鎮梯次發展格局;設立省級特色專業鎮發展資金,向首批重點專業鎮下撥資金5億元,推動建成各類公共服務平臺65個;1—11月,首批十大省級重點專業鎮實現產值587.6億元,同比增長22.7%。
發展數字經濟 強化創新支撐
帶動新一輪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國家全面啟動的“東數西算”工程,拉開了全國算力競爭序幕,我省搶跑新賽道,超前謀劃布局,2023年算力綜合指數和算力規模均列全國第七位。
算力的發展底氣來自5G基站、大帶寬接入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來自固態硬盤等存儲設施建設,同時也是數字經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真實寫照。截至目前,我省累計建成5G基站超9.3萬個,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建設任務。
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全省把數字經濟作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力量,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數字經濟如何與實體經濟“雙向奔赴”?晉南鋼鐵“一鍵煉焦”、潞安化機“燈塔工廠”、華翔全連接智慧工廠、晉煤鐵路物流智慧園區的技術支撐是“5G+”、工業互聯網,是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實融合已成為產業變革與經濟增長的重要趨勢,我省把智能制造作為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主攻方向,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發展,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帶來新機遇。
2023年12月28日,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由園升谷”,為全年數字經濟發展新添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數字經濟產業新地標、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已見雛形。
創新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一年來,我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成績斐然:大力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新培育52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戶企業進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示名單;150項關鍵技術和130個關鍵項目加快推進,引導企業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申報獲批達到16個,8個與國家頂級節點實現對接;新增綠色工廠23戶、綠色工業園區1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2戶……
蓄力、助力、發力,取得可喜成績。一年來,我省轉型發展165項重點任務和50項重點突破任務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新動能加速成長,全省向著“到2025年形成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到2027年為基本實現轉型打下決定性基礎,直至2030年基本實現轉型”的目標不斷邁進。
(記者賀鍇 冷雪)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