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sdbeier.com
?根據自然資源部制定的《歷史遺留礦山核查技術規程》(2021年),歷史遺留礦山是指現狀廢棄,今后不再進行采礦活動,由政府承擔治理恢復責任的廢棄礦山。具體包括:
采礦損毀土地依靠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能夠逐步得到恢復,不需進行工程干預。
采取封閉修復場地、拆除廢棄設施等措施,消除影響自然恢復的生態脅迫因子。
不允許在修復場地內翻土、取石、搬運、墾殖等人類活動,排除外界干擾,減少對場地的擾動。
依賴場地和周邊生態系統自我愈合能力,促進植被再生和生物種群恢復。
采礦損毀土地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消除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隱患,進行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等。
消除礦山地質安全隱患。
地貌重塑:根據礦山地貌破壞方式與損毀程度,結合礦山周邊地貌特點,通過地形重塑、土地整治、重構截排水系統等措施重新塑造一個與周邊地貌相協調的新地貌。
土壤重構:在礦山地貌重塑基礎上,依靠本地的巖土條件、水熱與溫濕條件等,充分利用采礦剝離的表土和采礦遺留的廢石(渣)、尾礦砂(渣)、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通過培肥改良、土層置換、表土覆蓋、土層翻轉、化學改良、生物修復等措施,重構土壤剖面結構與土壤肥力條件。不同場地的土壤重構可根據場地修復用途確定重構措施。
植被重建:在地貌重塑和土壤重構基礎上,依據按照生態系統的生物種群特點,考慮礦山生態重建的植被適宜性、結構布局合理性和物種多樣性,合理配置植物種群組成和結構,借助人工支持和誘導,重建與周邊生態系統相協調的生態系統,保障植物群落持續穩定。
采礦損毀土地可恢復為耕地等用于農業生產,或恢復為城鄉建設用地用于各類建設活動。
礦山位于國土空間規劃的農業空間區域,修復方向優先考慮恢復農業生產功能。
礦山位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城鎮空間區域,修復方向優先考慮恢復城鎮開發利用條件,盤活工礦廢棄地利用。
礦山及周邊自然生態景觀良好或礦山擁有悠久礦業開發歷史、珍貴礦業遺跡和豐富礦業文化,可考慮創建礦山主題公園,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來源:生態修復研習組公眾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